近日,特斯拉CEO馬斯克在社交媒體上為自家的汽車保險“特斯拉車險”打起了廣告,稱特斯拉車險可比普通車險便宜20%。
汽車制造商也賣起了車險,“肥水不流外人田”。在此之前,汽車廠商做保險也不是個例,早在2015年4月8日,上汽集團就宣布,與通用汽車、大眾汽車共同成立上海汽車集團保險銷售有限公司,開始賣保險。
汽車制造商做保險,是在拉長產業(yè)鏈,可攫取下游附加值,可真正運行起來卻還有點難度,鮮有成功的。
首當其沖的是汽車制造商做保險,先決條件是要有量,沒有量,沒有一定的規(guī)模,再低的維修成本也無法攤薄,如果遇到過量死亡理賠案例,就要攤上全部成本,或是賠本;再則,保險是一個重運營的產品,特別是第三者責任險,一旦涉及人員傷亡,相關理賠案件就會遙遙無期,消耗公司大量人力成本。
然而,特斯拉自賣保險,面對的新能源汽車的高保費及保費增長的市場,自信滿滿。
來自中國保信發(fā)布的《新能源汽車保險市場分析報告》顯示,新能源汽車在新車承保中表現(xiàn)出強勁的增長態(tài)勢,承保量占比從2013年的0.32%提升至2017年的2.74%。中國汽車工程學會預測,2030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年銷量將達1520萬輛,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將達8000萬輛。據(jù)此估算,2030年新能源汽車保費規(guī)模將達4700億元。
這樣龐大的市場,特斯拉豈能不動心?那么特斯拉賣保險,有多大勝算呢?特斯拉標榜特斯拉車險可比普通車險便宜20%,這就需要特斯拉有領先于其他品牌的賠付率水平,即賠付率較低,才可能盈利。但實際上,特斯拉的賠付率并不低,在車險收費便宜20%的情況下,想盈利很難。
當然特斯拉也不傻,強調并不是所有特斯拉車主的保費都會比市場價低,保費的高低取決于車主的駕駛習慣。如果車主瘋狂開車,保險費率當然不會低的,畢竟理賠風險是與車輛行駛里程有密切聯(lián)系的,賠付率會因車而異。
馬斯克最早在今年4月份的業(yè)績電話會議上提到了特斯拉車險,他認為,特斯拉掌握了更詳細的特斯拉汽車使用情況,能做到“精準賠付”。馬斯克還表示,如果有客戶想要購買我們的保險,必須要確認他不會出了門就把一輛快要報廢的特斯拉開進河里去。
這讓業(yè)內人士譏諷特斯拉低于市場20%的車險價格是“王婆賣瓜”。
不過,總體而言,特斯拉賣保險,是圍繞主業(yè)搞副業(yè),至少可增加客戶黏性,這是很正常的事情。汽車廠商發(fā)展到一定規(guī)模,就會有打通上下游的想法,把業(yè)務延展到更加細分的領域。通過對車險的滲透,完善服務體系、提升汽車生產的附加值,優(yōu)化產業(yè)鏈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來增加用戶對特斯拉的忠誠度,用包括車險服務在內在售后服務留住買車人。
這樣的副業(yè)其實是對主業(yè)是一種保駕護航。特斯拉賣保險最大的優(yōu)勢,就是它的銷量。據(jù)美國新能源汽車銷量統(tǒng)計網站EVSales發(fā)布的2019年上半年全球新能源汽車的銷量數(shù)據(jù)顯示,今年上半年全球新能源汽車總銷量達到111.75萬輛,同比增長47.4%。其中,特斯拉Model 3以16萬輛奪冠,占比高達14%。
巨大的市場份額,能形成對汽車制造商的有力支持,在規(guī)模效應下,特斯拉或許會在新能源汽車保險銷售領域,挖掘到十分驚艷的商機。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