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新的報告顯示,今年前11個月,法國是歐洲最大的電力出口國,而意大利則是最大的電力進口國。
研究顯示,法國在1月1日至11月30日期間的凈出口總量為39.4twh,其中大部分電力流向意大利(13.3twh)和德國(11twh)。高凈出口水平歸因于法國大量的核能發(fā)電,這種相關(guān)低成本電能對整個歐洲市場具有吸引力。
在此期間,德國是歐洲第二大電力凈出口國,凈出口流量為25.4twh。德國電力大部分出口到波蘭(8.6twh),波蘭希望減少對燃煤發(fā)電的嚴重依賴,并從國外獲得更清潔的能源。
然而,如果考慮到凈出口占需求的百分比,法國和德國的數(shù)字相對較低(分別為9.3%和5.7%)。瑞典(31.1%)和斯洛文尼亞(21.4%)在此期間的凈出口占需求的比例最大,盡管后者的凈流出量相對較低(2.6twh)。
從1月到11月,意大利是最大的電力進口國,從國外采購了36.6太瓦時。其大部分能源來自瑞士(17.6twh),該國的可再生能源產(chǎn)量仍在增長,同時繼續(xù)依賴核能作為主要能源。
歐洲第二大凈進口國是英國,為19.7twh,在2004年之前,英國已經(jīng)是超過25年的電力凈出口國。
立陶宛的凈流入占需求的比例最大(75.3%),而丹麥的凈進口占需求的一半以上(56%)。
近年來,歐洲的能源和氣候變化政策提高了跨國電網(wǎng)市場的重要性。為實現(xiàn)減排目標(biāo),歐盟理事會呼吁歐盟國家確保到2020年,互聯(lián)互通至少占其裝機電力生產(chǎn)能力的10%。
有專家表示,使用能源互聯(lián)系統(tǒng)可能會提高歐洲電力系統(tǒng)的效率。這種效率的提高有一系列的好處。提高了供電的安全性,因為周邊國家有更多的電力供應(yīng),停電的風(fēng)險也隨之降低。它們也有助于在歐洲建立一個有效的綜合可再生能源系統(tǒng);如果一個國家有剩余的可再生能源,那么它可以轉(zhuǎn)移到另一個國家,這也減少了對新電廠的需求,并為歐洲用戶創(chuàng)造更好的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