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儲能網訊:記者從國網安徽岳西縣供電公司了解到,10月23日,岳西縣2015年光伏扶貧PPP項目成功簽約。這也是全國首個采用PPP模式運作的光伏扶貧項目,將為解決項目融資問題提供一條新路徑。
融資問題漸顯
光伏扶貧是國家確定的精準扶貧工程之一,也是扶貧開發(fā)工作的新途徑,具有明顯的產業(yè)帶動和社會效益。但隨著光伏扶貧規(guī)模越來越大,融資較為困難的問題漸漸顯露出來,如不妥善解決,必會制約這一民生工程的可持續(xù)開展。
據記者了解,根據安徽省政府辦公廳出臺的《關于實施光伏扶貧的指導意見》,2015~2020年,安徽將在31個扶貧重點縣建設光伏扶貧項目,總裝機容量達96萬千瓦,惠及30萬戶貧困戶和1000個貧困村。
從金寨、阜陽、合肥等地已經建好的光伏 扶貧項目來看,現(xiàn)階段的資金來源主要是財政撥款加上貧困戶自籌一部分,再加上企業(yè)無償贈送設備。但以安徽規(guī)劃的未來幾年如此龐大的建設規(guī)模來看,光靠補貼與企業(yè)捐贈必然難以為繼。要貧困戶拿出一大筆錢來做投資,無形中也為項目落地增添了難度。
不僅僅是安徽,甘肅、青海、寧夏、山西等光伏扶貧試點省份,同樣面臨融資難題待解。
PPP模式或可解困
PPP模式是今年的一個熱詞,是指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運營項目。PPP模式引入社會資本參與政府基礎設施項目建設,不僅解決了融資問題,也引進了先進的管理方式,能為政府減輕很大負擔。
此次,岳西縣在全國率先探索實施光伏扶貧PPP項目,可謂意義不小,著實有利于創(chuàng)新光伏扶貧投融資體制,提升扶貧電站建 設運營水平。“電站建成后,靠貧困戶自己運維,肯定對發(fā)電收益有影響。引入PPP模式后,電站的后續(xù)運維也由企業(yè)管,發(fā)電收益自然更有保障?!痹牢骺h供電公司有關人士告訴記者。
岳西縣光伏扶貧PPP項目于今年8月21日至31日發(fā)布了競爭性采購公告,9月15日進行了競爭性磋商。經評審委員會評審,合肥陽光電源股份有限公司最終成為該項目成交人。
據岳西縣供電公司有關人士介紹,該項目共建設5000座3千瓦的戶用光伏扶貧電站、40座60千瓦的村級光伏扶貧電站,同時配套建設1座5萬千瓦的地面光伏扶貧電站,形成“戶+村+地面電站”光伏電站體系,總建設規(guī)模為6.74萬千瓦。該項目建成后,將帶動40個貧困村及5000戶貧困戶增收,理論上可實現(xiàn)每年每戶增收3000元左右,40個貧困村集體年增收近6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