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儲能網訊:國際上認為塔式熔鹽技術很有可能成為未來光熱發(fā)電的主流技術。在我國第一批20個示范項目名單中,塔式電站多達9個,多于槽式和菲涅爾的7個和4個。
我國第一批光熱發(fā)電示范項目(塔式)一覽:
浙江中控太陽能此次申報的是50 MW塔式熔鹽項目,地點位于青海省德令哈市。中控是國內最早研究塔式熔鹽光熱電站的企業(yè)之一,2013年,中控自行籌資、研制的10 MW(2 x 5 MW)水工質塔式電站成功并網發(fā)電,一年后獲得國家特批上網電價1.2元/度,成為我國首個獲得上網電價的光熱項目。隨后,在2016年8月中旬完成了熔鹽作為傳熱儲熱介質的改造工程并順利發(fā)電,成為國內首個并網發(fā)電的熔鹽塔式項目。該項目的關鍵設備如汽輪機、熔鹽吸熱器、反射鏡、鏡場控制軟件等都采用了國產化設備,驗證了國內設備的質量與可靠性。依靠10 MW項目的經驗,相信中控在開發(fā)建設50 MW項目上會更加得心應手。
另一家塔式電站先鋒企業(yè),首航節(jié)能本次在敦煌申報了100MW塔式熔鹽項目。同中控一樣,首航節(jié)能也先期建設了10 MW的塔式電站來驗證技術可行性,積累經驗。不同的是,首航并未從水工質開始做起,而是一步到位,采用了自己研發(fā)的熔鹽塔式技術。10 MW的項目已于2016年12月下旬成功并網發(fā)電,配置15個小時的熔鹽儲熱,也因此成為亞洲首個、全球第二個能夠24小時全天候不間斷發(fā)電的塔式熔鹽電站(全球首個是西班牙GemaSolar電站)。在設備方面,除了部分高溫熔鹽泵、熔鹽閥采用進口設備之外,其余均實現(xiàn)了國產化。
還有部分塔式項目也在積極的推進招標事宜。以國資背景為例,國華電力玉門100 MW塔式熔鹽項目已開始全廠EPC招標事宜。為了提高效率,促進與各分包商的溝通協(xié)調事宜,全廠EPC形式將大大減少業(yè)主自身的壓力,保證項目能夠按期完成。
另一方面,西北電力設計院(隸屬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申報的新疆哈密50 MW塔式熔鹽項目也開始了部分關鍵設備招標,包括聚光集熱系統(tǒng)、蒸汽發(fā)生系統(tǒng)、汽輪機和發(fā)電機四個包。作為新疆首個大型光熱項目,該項目具有重大意義。得益于西北院有著雄厚的技術實力,項目初設、全廠EPC和可研工作都將由自己負責,能夠加快項目推進速度,節(jié)省項目初始投資,降低成本。
民營企業(yè)方面,玉門鑫能50MW二次反射塔式熔鹽項目也于近日開啟了全廠EPC招標,該項目采用二次反射方案,技術先進,國際上目前只有馬斯達爾理工學院試行過小型試驗電站。
欲了解更多光熱示范電站資訊,請關注CSP Focus后續(xù)系列發(fā)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