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儲能網(wǎng)訊:普格,彝語意為山埡口下的草甸子。普格縣位于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東部,屬貧困縣。
去年10月,中國電建水電七局接到了普格甘天地100MW風電場地的施工任務,今年剛滿31歲的曹斅則是甘天地風電場具體實施這個項目的負責人。近日,記者跟隨著曹斅踏上這段“追風”的旅程。
當天,記者跟隨該項目部工作人員一起爬上普格縣甘天地鄉(xiāng)東北部一座3000多米的高山,記錄他們一天的工作。項目部的營地坐落在約3000米處的山腰上?!拔覀儾艁淼臅r候,到山頂沒有路,很多地方只有抓著茅草、樹枝才能向上爬行,耗時幾個小時才能到達山頂。” 曹斅對記者說。從戈壁灘到山地,作為年輕的風電人,曹斅經(jīng)歷頗豐。工作的7年間,他先后輾轉灌云、干河口、連州等風電……
普格甘天地100MW風電場位于普格縣甘天地鄉(xiāng)東北部高原山區(qū),場區(qū)由一條南北走向的主山脊及相連的支脈組成,總山脊長度約18千米,平均寬約2千米,這是目前水電七局在建的最大的風電項目。
普格當?shù)厝擞?“三山夾兩谷”來形容這里的地形地貌?!叭健敝傅氖菫蹩屏鹤由矫}、中梁子山脈和螺髻山山脈,這三條山脈極具連貫性,且山的高度都在海拔2000米到3000多米之間。據(jù)項目部工作人員車鴻介紹,這種地形是建設“山地風電場”比較理想的地方。
從風電建設的基礎來說,這里資源是優(yōu)質的。但是作為建設者,這里的生活環(huán)境則非常艱苦。平均海拔在3130~3600米,高溫低寒缺氧是當?shù)貧夂虻闹饕卣?。施工人員笑著說:“這里一天分四季”,5號機處晴空萬里,10號機處雨夾雪……早上8點,刺骨的寒風吹得人瑟瑟發(fā)抖。到了中午,強烈的陽光又將人烤得汗流浹背。太陽落山又恨不得抱著個烤火爐入睡。
“交通基本靠走,通訊基本靠吼” 這也是甘天地風電場工作情況的真實寫照,項目部的成員每天要在山上走幾十公里,啃著方便面、小面包,喝著礦泉水,翻山越嶺,風餐露宿,足跡踏遍了山脈的各個角落。這里生活也極為不便,下山采購一次需要4個多小時的交通時間,物資匱乏、運輸不便,高山流水作為了大家的生活用水。
據(jù)了解,工作在這里的項目部管理人員平均年齡為29歲,35歲以下青年員工所占比例為82%,根據(jù)項目部年輕化與知識型的人員特點,項目部管理人員職責明確,權責分明,實行流程化管理,建立了符合項目管理要求的績效考核制度,用“獎勤罰懶、多勞多得、優(yōu)績優(yōu)酬”的方式激勵項目管理人員從“要我做”變?yōu)椤拔乙觥薄?
“項目建成后,每年可發(fā)電15億度,還能解決數(shù)百人的就業(yè)問題?!辈軘赂嬖V記者,項目部也為當?shù)氐拇迕裉峁┝司蜆I(yè)機會,為項目部周邊的村莊修建了新的房屋,并將施工便道變成了村民的“村道”。
同時,“小到一個煙頭,一張紙屑,項目部也絕不允許扔在施工現(xiàn)場?!辈軘抡f,盡管這里地處偏遠,條件艱苦,但是“安全文明施工”6個字仍然被擺在最重要的位置,毫不放松,可以說這6個字被深深印在了大家心中。
據(jù)悉,從水電到新能源,中國電建水電七局憑借多年的電力建設基礎造就了過硬的施工技術和吃苦耐勞的精神。而在打造中國電建新能源建設第一品牌的道路上,七局人更是一步一個腳印用汗水和數(shù)據(jù)書寫了他們的新能源速度。
從2007年到現(xiàn)在,十年間,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水電七局共承建風電項目60個,裝機總量累計超過350萬千瓦,單機容量從0.8兆瓦、2.5兆瓦,到3兆瓦,安裝風機2000臺,腳步遍及全國18個省,從東南沿海走向西北戈壁,從蒙古草原走向云貴高原,從河套平原走向四川盆地,既有沿海灘涂、潮間帶、海島,亦有內(nèi)陸山地、戈壁荒漠、山谷……水電七局在新能源建設道路上越走越遠,越走越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