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G、人工智能、邊緣計算的應用趨勢下,數據中心的應用場景不斷豐富,那么如何更加便捷地建設和運營數據中心?數據中心的架構在5G時代將如何演進?如何構建未來的智慧數據中心?
2019年12月18日,第十四屆中國IDC產業(yè)年度大典(IDCC2019)主論壇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召開。作為電力電子技術解決方案提供商和數據中心基礎設施服務提供商,科華恒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科華恒盛”)副總裁林清民先生作了主題為《攜手IDC全生命周期共贏新產業(yè)》的精彩演講。
在演講之后,《數據中心建設+》雜志記者和其他行業(yè)媒體記者一同采訪了林清民先生,圍繞數據中心業(yè)務發(fā)展、全生命周期服務的發(fā)展趨勢、數據中心智能運維、數據中心選址等方面,分享科華恒盛在數據中心領域的探索和實踐。
? 記者:數字化應用如今越來越多,數據中心成為實現數字化的基礎。請問,對于數據中心基礎設施,如何在供電、制冷、消防、換氣等方面進行部署?現在有哪些新的要求或者新的規(guī)范?
林總:數據中心的建設是有嚴格的基本要求的,國內也推出新的國家標準和規(guī)范。而真正的應用則需要結合場景,例如規(guī)模越來越大的集中式大型云計算數據中心。
第一點是快速部署。這是建設大型數據中心的一個新的要求。要實現快速部署就需要減少現場建設的工程,將現場建設工程實施變成在工廠生產出模塊化、標準化、一致化的產品,到現場只需要像搭積木一樣進行施工。這種工廠預制的技術在數據中心建設方面是一個發(fā)展方向,可以滿足快速部署大型數據中心的要求。
第二點是5G帶來的應用——邊緣計算對數據中心的要求。承擔邊緣計算的數據中心大多是信息處理的末端,因此往往布局較為分散。雖然這類數據中心規(guī)模不大,但其數量卻會很多,這也要求工程量越少越好,同樣需要采用模塊化和一致化產品。所以目前這種應用需求決定了數據中心技術將向工程產品化的方向去發(fā)展,這在業(yè)界已達成共識。
第三點是節(jié)能降耗。當前,數據中心規(guī)模越來越大。以前的數據中心的機柜數量可能為幾十個或幾百個機柜,而現在多達上萬個機柜。超大規(guī)模數據中心能耗巨大,因此節(jié)能就很重要。如果管理得當,可以顯著降低數據中心運營成本和能源成本。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發(fā)展方向,也是大家都在努力的方向。
目前來看,數據中心供配電系統(tǒng)節(jié)能降耗已經達到一個頂點,運行效率越來越高,而在供配電設備方面節(jié)能空間不大。因此目前在節(jié)能領域我們更加關注空調制冷和智能管理等方面。如果將服務器設備要求調高環(huán)境溫度的話,可以節(jié)省更多的電能。根據調查,數據中心溫度每升調高1℃,就會降低1%~2%能耗,另外是采用各種調整措施,例如精準送風來減少損耗。
此外,數據中心通過采用人工智能技術可以更準確地進行環(huán)境溫度的調整,避免能源浪費。例如數據中心機柜冷熱不均,通過人工智能技術進行引導和調整冷卻氣流,可以實現更有效的節(jié)能,減少浪費。隨著服務器功率密度越來越高,機柜的能耗越來越大,因此需要采用創(chuàng)新的制冷技術,例如液冷技術或間接蒸發(fā)冷卻技術。間接蒸發(fā)冷卻更加靠近機柜熱源,其冷卻路徑很短,所以制冷效果也更好。
為了冷卻功率更大的機柜,液體冷卻是更有效的冷卻技術。其中一種是浸沒式冷卻,將服務器設備浸泡在絕緣冷卻液體里進行制冷。還有一種是就是芯片直接制冷。這是因為服務器內部發(fā)熱最多的就是GPU和CPU,可以采用直接的精確冷卻技術。而在超級計算這個領域,通常采用液冷技術。
所以說,在數據中心這個領域,數據中心行業(yè)將會采用更多的新技術。隨著數據中心行業(yè)規(guī)模的增大,科華公司也正在致力開發(fā)數據中心相關技術和產品,以滿足用戶的需求。
? 記者:科華恒盛進入數據中心市場和領域已超過10年的時間,在這10年中,科華恒盛取得了哪些突破和成就?
林總:應該說,我們趕上了這個好時代??迫A恒盛自成立到現在已走過32年的歷程,公司從專注高端電源設備研發(fā)制造,到轉型為智慧電能綜合管理解決方案提供商,現已取得了中國市場國產品牌的領軍地位。在互聯(lián)網和云計算行業(yè)開始起步的時候,我們看到移動互聯(lián)網未來肯定是技術和市場發(fā)展的重要方向??迫A恒盛在2009年決定開拓更多的業(yè)務范圍,并成為一家數據中心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在這10年的時間里成功實現轉型,并逐漸壯大了團隊,獲得豐富的經驗。如今作為行業(yè)具有影響力的數據中心基礎設施及云服務提供商,科華恒盛擁有10年以上IDC行業(yè)運營管理經驗,已在北上廣建設、運營5大云計算數據中心,在全國10多個城市運營20多個數據中心,擁有機柜數量超過2.5萬架,數據中心總建筑面積超過20萬平方米,形成華北、華東、華南、西南四大數據中心集群,可為金融、運營商、政府等行業(yè)高端客戶的業(yè)務轉型提供高效節(jié)能、高可靠、低風險的數據中心基礎設施,以及高安全云基礎服務,為5G時代提供可靠、強勁動力,幫助客戶在數字經濟的深度融合發(fā)展中占據領先優(yōu)勢。
在成長的過程中,科華恒盛始終專注技術與市場。因為做UPS,接觸到信息化建設,我們一直身處其中。從最初研發(fā)和生產UPS電源到走進數據中心行業(yè)和云計算市場,應該說是一種偶然,也是一種必然。
公司2014、2015年開始連續(xù)在北、上、廣投建機房,投入了20多億。如果你問我們獲得了哪些成績,其實就是我們這幾年轉型剛好踩到那個點子上,堅持做,不分心,就一直往前走。
通過進入這個領域里面,我們在十年里完成兩個轉型:從設備轉型向解決方案提供商,再轉型向IDC運營商,而且也站到了行業(yè)領先的位置。同時,我們不僅建立了自己的技術規(guī)劃團隊,運維團隊,還建設出一個完善的產業(yè)鏈生態(tài)。原來做UPS,我們的產業(yè)鏈是從上游買元器件來生產產品,然后產品賣給下游代理商、集成商或用戶。而現在,我們既是廠商供應商也是集成商,還是運營商,多元的產業(yè)鏈,使原來跟我們不相關的企業(yè),現在科華變成了他們的客戶。整個產業(yè)鏈里面的供應商變成我們的合作伙伴,雖然有甲乙方關系,但是是合作伙伴,這樣給科華帶來的是:視野打開了,接觸面廣了,商業(yè)圈更大了,拿項目的機會更多了。
? 記者:有些運營商將數據中心建在地下或者高寒地帶,通過自然環(huán)境條件和特殊的選址降低數據中心的能耗,您如何看待這種做法?
林總:數據中心是一種基礎設施,是終端客戶應用的工具。對于利用自然環(huán)境條件建設數據中心,我認為無論采取哪種措施,關鍵是滿足客戶的需求,也就是應用場景的需求最重要。如果說可以利用地理位置和環(huán)境條件滿足用戶的需求,采用這種方式行之有效。例如常年溫度保持在十幾度的地下或山洞,數據中心可以采用這些技術,其節(jié)能效果會很好。但這樣的條件有限,很難大范圍推廣。
在高寒地區(qū)也是如此,例如運營商在西藏高寒地區(qū)建設了一個數據中心,而其客戶在上海,可能數據中心實現了節(jié)能效果,但是網絡線路損耗也很大。至少目前來看這可能很難作為一種主流應用。因為現在還處在應用和發(fā)展的階段。因此我認為這只能是一種個性化的補充,很難成為主流應用。
? 記者:作為關于電力、電子及研發(fā)設備制造知名企業(yè),科華恒盛如何提供IDC全生命周期服務,又是如何做到的?
林總:作為電力電子技術解決方案提供商和數據中心基礎設施服務提供商,科華恒盛需要從全生命周期的視角來看待數據中心的運營發(fā)展。整個全生命周期將提供從數據中心咨詢規(guī)劃、產品方案、集成管理、工程建設、運維管理、IDC運營到增值服務的全生命周期服務。
在規(guī)劃階段,科華恒盛在為自己和用戶建設的運營過程中獲得一些經驗和教訓。規(guī)劃設計至關重要,建設數據中心制定可靠的規(guī)劃方案是首要的,而不在產品本身。我們認為在規(guī)劃設計方面有三個方向:(1)安全可靠,必須靠專業(yè)化保證;(2)隨著未來建設各種數據中心的需求,要快速靈活部署,必須工程產品化;(3)未來大量數據中心只靠工作人員運營和維護比較困難,而無處不在的邊緣計算數據中心更是無法依靠人工管理,所以高效智能是未來很重要的方向。而數據中心要采用這幾個思路進行規(guī)劃設計。
數據中心全生命周期服務其中包括數據中心選址咨詢、規(guī)劃設計、產品方案、集成管理、工程實施、運維管理、IDC主機托管、增值業(yè)務等。從產品組件開始,到搭建微模塊,基本上就是快速組裝,體現模塊標準組件跟快速安裝的做法。而在預制化方面,將各種組件,包括供配電、空調設備都集成在集裝箱中,然后在現場大規(guī)模部署。
數據中心建設完之后很重要的一點就是運維,運維提倡智能化、集約化、無人化。數據中心未來發(fā)展的一個方向是超大規(guī)模,還有一個方向是分布廣泛的邊緣數據中心,這些設施都必須采用智能化的運維,例如智能機器人巡檢,可以替代目前運維人員重復性的工作。此外,數據中心還采用人工智能進行能效管理,這種應用已經在數據中心得到很好的效果,而U位資產管理、物聯(lián)網技術、射頻等技術足以滿足數據中心智能化的運維需求。
為了更加簡單地建設數據中心,主要需要聚焦規(guī)劃設計、快速部署、智能運維三個方面。無論是實現大型數據中心的集約化還是未來大量分布式數據中心的建設,都需要快速部署,因而工程產品化已經成為數據中心的建設趨勢,這主要依托標準化、模塊化、預制化的技術應用等。而在這些方面也有很多的工作參與,我們希望通過多年積累的經驗,為客戶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務。這是我們對全生命周期的理解。
? 記者:數據中心業(yè)務是科華恒盛公司實現長遠戰(zhàn)略規(guī)劃的重要一環(huán),請您闡述一下科華恒盛未來在數據中心行業(yè)中的定位和戰(zhàn)略。
林總:我們希望在未來數據中心領域,科華恒盛能夠有更多的市場份額。首先,我們致力繼續(xù)投資建設更多的數據中心項目,其次希望通過我們32年技術沉淀和開發(fā)產品能力,通過數據中心設施全生命周期服務能力、整體解決方案,再加上我們作為甲方對數據中心的運營和客戶需求的深度理解,將知識和經驗應用在更多數據中心的建設和運營中。
我們的未來發(fā)展的策略有兩方面。一是有選擇性地投資建設數據中心,因為并不是建設的數據中心規(guī)模越大越好。我們將多年所積累的經驗,轉化成數據中心全生命周期的能力。二是為幫助客戶來實現IDC產業(yè)的發(fā)展,提供滿足用戶需求的產品和解決方案。
我們在數據中心建設和運營中將會考慮未來的智能運維需求,其中包括人工智能、物聯(lián)網技術、機器人巡檢等新的應用技術,可以有效降低數據中心PUE值,提升數據中心運營和維護水平。我們希望有更多的經驗去輸出,即使我們在賣產品,我們也因為懂數據中心建設提供的產品,與需求方是更匹配的。因為我們有這個概念說明設備環(huán)境應該是什么樣的,建設環(huán)境怎么樣,應該提供什么樣的產品更適合客戶的需要,更符合沒有經驗的設備供應商。同時,我們了解客戶的場景需求,這點是我們的優(yōu)勢。所以我們更希望未來在數據中心領域里面能做更多的事情,為中國的數字經濟發(fā)展添磚加瓦。
記者手記
5G技術應用的加速,正在驅動著數據中心技術的演進。科華恒盛正在為互聯(lián)網、通信、政府、金融等行業(yè)客戶提供從數據中心咨詢規(guī)劃、產品方案、集成管理、工程建設、運維管理、IDC運營到增值服務的全生命周期服務,積極為5G時代打造可靠的IDC基石貢獻力量,演繹5G時代數據中心的智慧構想。
(來源:《數據中心建設+》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