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一晚上才能給車充滿電,如今只需一頓飯的功夫,實在太方便了?!苯?,在洛龍區(qū)興洛東街和香山路交叉口西北側停車場,隆安富陽花園居民趙志濤開心地說。
在該停車場,16臺直流充電樁整齊排列在停車位后方。車主拔下充電槍,連接車輛,用手機APP掃描二維碼,即可充電;想結束充電時,用手機掃一下二維碼,即可完成付費,整個過程十分快捷。
去年以來,我市著力破解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中的瓶頸,把規(guī)劃和建設充電樁列入重點民生實事,持續(xù)發(fā)揮新能源汽車在構建綠色交通體系、促進節(jié)能減排方面的積極作用。截至去年年底,中心城區(qū)共建成投用592臺充電樁,其中大功率直流充電樁468臺,占比近8成,超額完成年度工作任務。
我市新建的這些充電樁多采用直流集群充電系統(tǒng),具備多槍充電功率智能調配功能,其中一些充樁單槍的最大輸出額定功率達160千瓦、最大輸出電流達250安。充電終端在不充電時不帶電,具有輸出功率大,電流穩(wěn)定,充電速度快和安全可靠等優(yōu)點,其效率是普通交流充電樁的8倍以上。
充電樁的建設和運營管理單位之一,洛陽國花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牛茂可說,一根充電樁能同時為兩臺電動車充電,每臺車按60千瓦的充電功率計算,電池容量在50度及以下的小型電動汽車充滿電需20至50分鐘;電池容量在100度以上的中大型電動汽車,50至90分鐘就能充滿。據測算,近期投用的468根直流充電樁的充電效率相當于4011根交流充電樁。
為更好地服務廣大市民,我市的充電樁運營管理企業(yè)建設了國內領先的管理信息平臺,可實現對每根充電樁的24小時遠程管理、故障報送和在線維護,如需人工排除故障,可確保人員在一個小時內到場進行維修。廣大市民下載手機APP或關注公眾號,即可通過在線地圖查找距離最近的充電樁,接受相關服務。
在充電樁的建設方面,我市充分傾聽百姓訴求,在電動車保有和使用量大的區(qū)域新建多處集中式直流充電站。
以下為新建的充電樁較為集中的區(qū)域
【洛龍區(qū)】
地點 數量
興洛東街和香山路交叉口西北側的停車場 直流16臺
興洛西街和伊洛路交叉口東北側停車場 直流16臺
興洛西街和翠云路交叉口東北側停車場 直流14臺
洛陽博物館東門對面 直流10臺
市會議中心停車場 直流18臺
文博廣場停車 直流36臺
隋唐園立交地下停車場 直流20臺 交流100臺
瀛洲橋南停車場 直流18臺
【西工區(qū)】
地點 數量
二喬路停車場 直流18臺 交流10臺
濱河北路彩虹橋停車場 直流18臺 交流4臺
【老城區(qū)】
地點 數量
琴書路和鳳丹路交叉口東南角 直流42臺
新街橋北停車場 直流54臺
洛陽隋唐大運河博物館停車場 直流18個
【高新區(qū)】
地點 數量
華夏西路停車場 直流18臺 交流10臺
(除上述充電樁外,我市還在政府機關和眾多企事業(yè)單位安裝152臺直流充電樁) (洛報融媒記者 孟山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