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儲能網訊:4天時間3次公告,江蘇曠達與青海力諾之間上演了一場收購與被收購的博弈大戰(zhàn)。
截至今年4月底,青海力諾的凈資產為1.87億元,而本次交易的轉讓價僅9000萬元,相當于打了五折。事實上,為了這筆收購,江蘇曠達已經與青海力諾洽談了2個多月,就收購價格雙方一直沒有談攏。
不過,8月5日,江蘇曠達突然公告宣布終止此次收購。但僅過了一天,8月6日江蘇曠達又公告稱“有意向繼續(xù)推進本次股權收購”。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8月8日,江蘇曠達再次公告稱,已于6日完成交易,而且交易價格僅為青海力諾凈資產的一半。
在江蘇曠達公告終止收購之后僅1天后,交易便火速完成。作為資產收購方的江蘇曠達借公告為談判籌碼,上演了一場“博弈式”收購。
而作為資產出售方的青海力諾,屬于力諾集團旗下資產,在資本市場上則有過10年履歷。
據21世紀網調查了解,力諾集團2001年借殼上市,因業(yè)績不佳2011年又棄殼而去,如今經營狀況已陷入困境,半價剝離旗下資產實屬無奈之舉。
收購終止
主營汽車內裝飾面料江蘇曠達,自2010年年末登陸資本市場后,一直想涉足新興產業(yè)。
2012年末,曾改變募投方向投資4.4億元上馬“40000噸新型建筑材料”項目。今年6月,江蘇曠達再次發(fā)力準備收購新能源企業(yè)……
6月6日,江蘇曠達發(fā)布公告稱:公司于2013年6月4日與山東力諾太陽能電力公司簽訂了《合作框架協(xié)議》,公司擬收購山東力諾下屬全資子公司青海力諾太陽能公司的全部股權,從而進軍新能源電力領域。
根據公告,青海力諾成立于2011年,注冊資本為1.8億元,主營業(yè)務為太陽能發(fā)電及電站的運營。目前在青海德令哈市已投資建成了一期30MW光伏電站,并已正式并網運營1年7個月;二期20MW光伏電站已經建成并網,已處于試運營階段。
雙方商定,原則上應于6月10日起開展收購標的子公司的交易正式協(xié)議的商談,6月20日前簽署正式的交易協(xié)議。
為配合此次收購,江蘇曠達還出資1億元設立新能源發(fā)電及能源投資的全資子公司。
一切似乎都在向著成功收購的方向邁進,但經過2個月的洽談之后。8月5日,江蘇曠達突然公告稱終止此次收購,令人頗感意外。
對于終止原因江蘇曠達表示:該項目啟動后,公司積極推進上述收購工作,有序開展盡職調查、審計、評估、法律核查等各項工作。經過交易雙方多輪磋商,未就本次收購事宜達成一致意見。
江蘇曠達表示是山東力諾首先提出決定終止本次合作,因而公司才決定終止收購的。而雙方的分歧主要在收購價格上。
公告“博弈”
根據公告,截至2012年12月31日,青海力諾資產總額5.05億元,凈資產1.48億元。2012年度營業(yè)收入7773.21萬元,凈利潤2860.41萬元。
電站建設完成并已并網發(fā)電,而且利潤可觀,這顯然是一筆優(yōu)質資產。
一位接近山東力諾的知情人士告訴21世紀網,在與江蘇曠達談判過程中,國家又推出了大力扶持光伏產業(yè)的政策。尤其是光伏電站增值稅即征即退50%的優(yōu)惠政策,將使電站回報率上升1%-2%,因此山東力諾要價達10億元。
而江蘇曠達則看到光伏產業(yè)目前的頹勢,加上力諾集團經營上陷入困境,只想低價抄底。而通過深入調查,江蘇曠達發(fā)現(xiàn)青海力諾的盈利能力實則要大打折扣。
在最新的青海力諾審計報告中,2012年的營業(yè)收入下調為6428.04萬元,利潤則由盈利2860.41萬元變?yōu)樘潛p95.79萬元。因此在轉讓協(xié)議中江蘇曠達還要求山東力諾要對青海力諾的銷售電量作出承諾。
圍繞于此,雙方經過多輪磋商,但始終無法達成共識。
8月,雙方進入新一輪的博弈。山東力諾首先出招,給江蘇曠達發(fā)去《工作聯(lián)系函》決定終止本次合作。
不料,江蘇曠達對此并不感冒,直接發(fā)布公告宣布終止此次收購。但在公告最后埋下伏筆,稱公司將繼續(xù)尋找合作項目,暗示仍有合作可能。
面對江蘇曠達的強硬態(tài)度,山東力諾無奈之下只得妥協(xié),雙方再次回到談判桌上。
8月6日,江蘇曠達發(fā)布公告稱,在雙方進一步溝通下,認為仍存在本次合作的前提和可能,有意向繼續(xù)推進本次股權收購事項。
8月8日,江蘇曠達再次公告稱,8月6日下午公司召開董事會,同意子公司曠達電力從山東力諾處收購青海力諾100%的股權,收購價格為9000萬元,僅為青海力諾凈資產的一半。
這就意味著,在江蘇曠達公告終止收購之后僅1天,交易便已完成。
4天時間3次公告。為賣出更好的價格山東力諾做出了最后一搏,但無奈失敗。而江蘇曠達則以公告為談判籌碼,博弈成功。
江蘇曠達不但五折拿下青海力諾,還要求山東力諾對青海力諾的銷售電量作出為期5年的承諾。
“若青海力諾一期電站在2013年~2017年期間、二期電站在2013年8月~2018年7月期間各年的銷售電量,超過可行性研究報告中預測發(fā)電量絕對值的3%,青海力諾應將超過部分取得的50%收入獎勵給山東力諾;若低于3%,山東力諾則應補償差額?!?br />
力諾“賤賣”背后
根據青海力諾最新的審計報告,截止13年4月30日,其總資產為79628.89 萬元,總負債為60909.35萬元,凈資產為18719.54萬元,營業(yè)收入為2423.92 萬元,凈利潤為957.07 萬元。
而根據公告,這兩個光伏電站已建成并網,每年的發(fā)電量在9000萬度左右,按照1~1.15元/度的并網價格,一年大概營業(yè)收入是九千多萬到1億左右,減去成本,每年大概能帶來3000萬的凈利潤。
對江蘇曠達來講,3年就可收回投資,這無疑是一筆合算的買賣。那么山東力諾為何將已到收獲期的青海力諾拱手讓出呢?
據悉,山東力諾的控股股東為力諾集團,曾經也是一家上市公司,2001年借殼雙虎涂料,但2011年又棄殼而去,在資本市場上有著10年履歷,旗下產業(yè)眾多。
不過,雖然力諾集團旗下產業(yè)眾多,但經營情況并不樂觀,包括光伏在內的多個產業(yè)都陷入經營泥潭。
“從2012年開始,力諾集團就已經陷入困境,資金鏈緊繃時常發(fā)不出工資?!鄙鲜鲋槿耸扛嬖V21世紀網。
一位前山東力諾的一位內部人士表示,這筆買賣的唯一意義就是為力諾減去了6個多億的負債。青海力諾的負債率高達80%,財務壓力巨大。
在其看來,賤賣也實屬無奈。此前,已經有包括賽維、尚德等企業(yè)都在低價甩賣旗下資產。
“從商業(yè)上來講,談此前企業(yè)投入的成本毫無意義,(收購)的定價依據在于什么樣的價格讓企業(yè)更有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