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儲能網訊:不久前中歐光伏價格承諾談判達成的內容8月6日起正式開始實施,有關對歐光伏出口產品“限量”配額如何分配的問題成為業(yè)界關注焦點。中國證券報記者獲悉,相關部門目前已初步完成《對歐盟出口光伏電池產品價格承諾實施辦法》,其中的核心內容便是將主要按照對歐出口的“實力”大小來分配配額指標,而所謂“實力”主要體現為供貨規(guī)模。
業(yè)內分析人士指出,這一對歐光伏出口“配額制”,相比于限貸、市場準入等遏制措施,對于廣大中小光伏企業(yè)的影響更甚,將直接導致實力不濟的中小企業(yè)加速“揮別”歐洲。
九成配額歸大企業(yè)
據中國證券報記者了解,目前已在國內光伏企業(yè)中傳開的上述《對歐盟出口光伏電池產品價格承諾實施辦法》,已明確“配額”的分配方式和標準。
《辦法》提出,未來,將年度出口數量的60%份額按照企業(yè)對歐盟出口光伏電池組件占我對歐出口光伏電池組件的份額進行分配;將年度出口數量的30%作為鼓勵和重點支持份額分配給參加行業(yè)抗辯企業(yè);將年度出口數量的10%份額優(yōu)先用于扶持出口規(guī)模較小企業(yè)以及支持自有品牌、科技含量高、財務狀況良好的光伏電池出口。
一位券商分析師據此指出,上述60%和30%份額的分配對象顯然都指向一種類型,即過去占據對歐供貨量絕對主力地位的龍頭企業(yè)。據權威光伏研究機構Solarbuzz的統(tǒng)計,截至今年一季度,全球前20名光伏組件廠商的市場占有率已高達70%,且大部分為中國本土光伏制造企業(yè)。而他們占領的主要市場便是歐洲?!斑@意味著9成份額中,至少6成配額將集中在諸如英利、尚德、天合光能和晶科這樣已在海外市場耕耘多年的一線大廠上。”該分析師認為,另3成份額的分配對象是此前抗辯過的企業(yè),這些企業(yè)也多以一線大廠為主。
有業(yè)內專家曾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無論“蛋糕”怎么分配,實行配額制本身就注定了光伏對歐出口未來將演變成一場“弱肉強食”的游戲。留給廣大中小企業(yè)的選擇,要么“揮別”歐洲,加快去搶占目前仍有空間的亞太和中東等新興市場;要么選擇為一線廠商長期做代工,“人家吃肉,你喝湯”。
A股公司仍有望分羹
國內眾多一線光伏電池和組件廠商均遠赴海外上市,扎根A股市場的多以規(guī)模居中或者屬于科技型的光伏企業(yè)為主。若按照上述配額分配方式,是否意味著A股光伏公司未來在歐洲市場一片黯淡?
民生證券電力設備與新能源行業(yè)首席分析師王海生向中國證券報記者分析道,即使按照企業(yè)規(guī)模劃分,相關A股上市公司中仍有一些公司可分享到對歐出口的份額。根據他的測算,海潤光伏(600401,股吧)、億晶光電(600537,股吧)、中利科技(002309,股吧)、東方日升(300118,股吧)和向日葵(300111,股吧)等公司的組件營業(yè)收入相對于公司股本的彈性均較大,這一彈性體現的就是光伏組件出貨量的規(guī)模。
前述券商分析師也指出,根據《辦法》,10%的份額將優(yōu)先用于扶持“出口規(guī)模較小企業(yè)以及支持自有品牌、科技含量高、財務狀況良好”的公司,這一政策信號仍然給一些規(guī)模雖不大,但技術實力強的科技型光伏組件企業(yè)留出了出口空間。據他分析,在A股光伏板塊,這樣的企業(yè)有隆基股份(601012,股吧)、中環(huán)股份(002129,股吧)和亞瑪頓(002623,股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