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儲能網訊:1月8日,上交所科創(chuàng)板股票上市委員會召開審議會議,暫緩審議天合光能發(fā)行上市。這是進入2020年以來,科創(chuàng)板上市委審議的第一家被暫緩審議的企業(yè)。
在審議會議結果公告中,上市委重點關注了天合光能實控人信貸問題、大額國家財政補貼未到賬等。
45億元信托貸款引關注
天合光能成立于1997年,目前主營業(yè)務包括光伏產品、光伏系統、智慧能源三大板塊。2006年,天合光能曾在美國紐交所上市。2017年3月,天合光能表示已完成私有化交易,正式從紐約證券交易所退市。隨后公司明確表態(tài),希望盡可能早地登陸A股市場。
作為光伏中概股私有化浪潮的先鋒,天合光能的“回A”之路一直備受市場關注。2019年5月,天能光能首發(fā)上市科創(chuàng)板被受理。僅半年有余,天合光能便完成了三輪回復。就在市場以為天合光能上市科創(chuàng)板旅程將一帆風順之時,傳來“被暫緩審議”的結果。
在審議會議結果公告中,上市委對天合光能提出了多項審核意見,其中以資金問題為重。在審核意見第一條,上市委便要求天合光能進一步說明有關公司實控人簽署《信托貸款合同》的情況。
2017年2月,天合光能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與廈門國際信托有限公司(下稱“廈門國際信托”)簽署了《信托貸款合同》,約定廈門國際信托向其貸款45.69億元,貸款期限為60個月,貸款年利率為6%,貸款用途為增持公司股份。
在前兩輪問詢中,上交所均對上述借款實際情況、能否按期償還、是否有股權變更的風險等問題進行問詢。
天合光能稱,截至2019年12月23日,控股股東、實控人均按期付息,未出現逾期還款的違約情形。上述借款的未來還款來源于公司分紅及實控人自有資金及其控制的企業(yè)融資,以及未來控制的企業(yè)持股變現。
天合光能表示,如控股股東、實控人不能按期償還借款,則存在控股股東、實控人持有的公司股權有可能被債權人要求凍結、處置的風險。
上市委顯然對其答案仍有疑慮。在審核意見中,上市委要求天合光能進一步說明如實控人違反約定,如何保證其控股權不受影響,并說明相關承諾和措施的可靠性。
2.9億元補貼未到賬
除了45億元信托貸款,可再生能源補貼也成為天合光能科創(chuàng)板遇阻的原因之一。
據審核意見,截至2019年6月30日,天合光能于可再生能源補貼相關的賬款余額為2.9億元,其中有9個電站的補貼收入還未進入國家補貼名錄。上市委要求天合光能說明該項收入是否符合《企業(yè)會計準則》規(guī)定,相應的壞賬準備計提是否充分。
在往輪問詢中,補貼收入相關問題多次被提及。
據天合光能回復,截至2019年6月30日,公司應收補貼費占應收賬款總額的比例分別為8.32%,余額占比較小。其中,應收補貼款余額主要為國補電費余額,該等款項需要等待國家財政統一安排資金,故期后回款比例較低。
據了解,光伏補貼能源補貼拖欠,已成為光伏產業(yè)的重要問題之一。雖然我國政府明確了補貼標準,但是光伏電站企業(yè)獲取補貼在提出補助申請后,需經相關部門審核,列入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資金補助目錄;財政部根據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收入、省級電網企業(yè)和地方獨立電網企業(yè)資金申請等情況,將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補助資金撥付到國網電力公司,而后撥付光伏發(fā)電企業(yè)。由于財政補貼資金及審批流程等原因,光伏發(fā)電企業(yè)通常在電站并網后一年半以上才能取得補貼。
中國光伏行業(yè)協會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可再生能源補貼缺口超過1400億元,其中光伏行業(yè)缺口超過600億元。
除天合光能外,目前正在沖刺主板IPO的光伏企業(yè)運高股份也面臨同一難題。據招股說明書,2016-2018年和2019年1—6月,運高股份應收新能源補貼分別為2997.79萬元、1.08億元、1.73億元和2.22億元。
在此情況下,光伏電站市場化交易成了不少企業(yè)的選擇。據《2018中國光伏電站資產交易白皮書》,2018年國內電站交易數量、金額和容量超過了前三年的總和。天合光能于2016年底開始參與國內電站的市場化交易,并在2017年和2018年共計實現約984兆瓦的電站轉讓。
對銀行借款依賴較高
據招股說明書,天合光能本次上市擬募集資金30億元。其中,補充流動資金為13.56億元,遠超過分配給其余募投項目的單個項目金額,占比45.2%。
對此,天合光能表示,公司所處的光伏行業(yè)具有較高的資金壁壘,需要大量資金支持。此次補充流動資金項目首先將有助于公司減少對銀行借款的依賴,降低償債風險及因銀行借款所產生的財務費用,將資產負債率維持在合理范圍內。
招股說明書顯示,2016—2018年及2019年1—6月,天合光能營收分別為225.94億元、261.59億元、250.54億元和107.64億元,凈利潤分別為5.3億元、5.88億元、5.73億元、1.56億元。資產負債率分別為62.26%、52.09%、49.98%、53.4%。
截至2019年6月末,天合光能短期借款金額為72.89億元,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為5.77億元,長期應付款金額為2.82億元;金融機構授信總額為156.78億元,剩余可用授信額度為51.25億元。此外,天合光能還有11起涉案金額超過1000萬元的訴訟尚未解決。
上市委還特別關注天合光能收購Nclave產生的1.4億元商譽問題,要求其進一步說明預計Nclave 2019-2023年期間銷售收入增長2.4%-39%的依據。
2018年,天合光能以2491.22萬歐元合并對價收購了Nclave 51%的權益。2017—2018年及2019年1—6月,Nclave分別實現營收5.37億元、6.22億元和4.35億元。
天合光能稱,截至2019年6月末,Nclave經營情況良好、商標權不存在減值情形,其未確認訂單實際執(zhí)行進度良好、訂單亦不存在減值風險。
天合光能并非首個在科創(chuàng)板被暫緩審議的企業(yè)。成都秦川物聯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復旦張江生物醫(yī)藥股份有限公司分別在2019年12月和2019年10月被暫緩審議。而類似處理在證監(jiān)會發(fā)審委IPO審核實踐中,早有先例。如江蘇國茂2019年1月遭發(fā)審委“暫緩表決”的企業(yè),后于4月二次上會成功闖關。
天合光能沖刺科創(chuàng)板的最終結果如何?我們將持續(xù)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