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儲能網訊:陽光電源再次退出子公司股權。
新京報記者獨家獲悉,陽光電源日前再退出一家電站項目子公司。此外,陽光電源還退出了另一家少量持股的作為其他權益工具投資的企業(yè)。
12月24日午間,記者就此股權變更事宜聯系陽光電源,暫未獲得回復。
作為和華為比肩的光伏逆變器巨頭,陽光電源近來加快擴張,今年12月10日,陽光電源高調宣布,其逆變設備累計出貨突破1億千瓦,為全球首家。同時,陽光電源亦在光伏電站領域展開大舉投資,成為“531”新政后的行業(yè)黑馬。
目前,陽光電源面臨業(yè)績下滑,截至2019年9月30日負債合計已達100.49億元。
股權變動
合肥瑞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合肥瑞松”)工商信息顯示,其于近日發(fā)生投資人變更,原全資股東合肥陽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退出,新增股東寧夏旭陽電力有限公司,公司法定代表人與高管亦發(fā)生調整。
工商資料顯示,合肥瑞松成立于2019年6月,注冊資本100萬元,經營范圍包括新能源電站項目投資、新能源電站運營管理等。
陽光電源半年報提到,合肥瑞松為其報告期內新設的電站項目子公司之一。
合肥瑞松原股東合肥陽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合肥陽光”)為陽光電源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陽光電源”)的全資控股子公司,成立于2014年,注冊資本5億元。
據陽光電源今年8月的公告,合肥陽光營業(yè)范圍為新能源發(fā)電系統(tǒng)及工程的研發(fā)、設計等,2019年上半年該公司實現營業(yè)收入1.75億元,凈利潤為8122.16萬元;截至2019年6月30日,合肥陽光總資產為32.64億元,凈資產8.29億元。
至于接手合肥瑞松的寧夏旭陽電力有限公司(下稱“寧夏旭陽”),工商信息顯示其剛于2019年11月成立,注冊資本100萬元,經營范圍為光伏發(fā)電工程、太陽能光伏發(fā)電等。
工商資料顯示,寧夏旭陽股東為劉爽與寧夏天德能源管理有限公司,后者股東為劉偉。
除了合肥瑞松之外,新京報記者還發(fā)現,陽光電源還退出了一家少量持股的名為盂縣晉陽新能源發(fā)電有限公司(下稱“晉陽新能源”)的企業(yè)。
該公司工商信息顯示,其于12月17日發(fā)生投資人變更,目前股東為蘇州協鑫新能源投資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榕耀新能源有限公司,持股比例分別為30%和70%。
據晉陽新能源2018年年報,其股東為蘇州協鑫新能源投資有限公司和陽光電源,其中陽光電源認繳出資比例為0.58%。
陽光電源2019年半年報顯示,晉陽新能源為其他權益工具投資。
而據保利協鑫能源與協鑫新能源今年5月的公告,其擬將旗下包括晉陽新能源在內的七家公司70%股權,連同70%的股東貸款出售予上海榕耀新能源有限公司,現金代價為17.41億元人民幣。
協鑫其時公告表示,作為“轉型升級”發(fā)展目標的一環(huán),協鑫新能源持續(xù)推進其業(yè)務向輕資產模式轉型;交易完成后,上述公司將不再為協鑫系附屬公司,且其溢利及虧損以及資產與負債將不再納入協鑫新能源集團與保利協鑫集團的綜合財務報表,可使協鑫新能源集團及保利協鑫集團的負債下降約人民幣57.99億元,同時交易所得的現金約人民幣20.6億元將進一步用于償還債務,并基于2018年協鑫新能源集團已審核之財務報表,這將使協鑫新能源集團之資產負債率降低約2.34%,有效降低財務風險。
業(yè)績下滑
就陽光電源而言,退出合肥瑞松與晉陽新能源非其近期首次出現子公司股權變動。
今年11月,新京報曾報道,陽光電源旗下兩家項目子公司金寨縣安陽光伏發(fā)電有限公司與天津市陽鴻光伏發(fā)電有限公司發(fā)生股權變更,陽光電源淡出,接盤方分別為三峽新能源集團和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吉電股份。
陽光電源其時回復新京報記者表示,上述兩個項目屬于公司的BT業(yè)務,即開發(fā)建成再移交。
作為國內新能源電源行業(yè)第一股,陽光電源成立于1997年,于2011年在深交所掛牌上市,是一家專注于太陽能、風能、儲能、電動汽車等新能源電源設備的研發(fā)、生產、銷售和服務的企業(yè),被稱為光伏逆變器之王。
近年來,陽光電源大舉擴張,方向之一即光伏電站。
據陽光電源官網2018年年末發(fā)布的公司新聞,陽光電源聯合三峽新能源開發(fā)建設的青海格爾木500MW光伏應用“領跑者”基地項目成功并網發(fā)電,此為目前國內一次性建成規(guī)模最大的光伏“領跑者”項目。
今年7月,國家能源局公布了2019年第一批平價和競價項目名單。有媒體報道,陽光電源以1570MW競價項目規(guī)模成為最大黑馬,加上之前獲得的860MW平價項目,最終以2430MW的項目總量排名第二,僅次于光伏電站領域全球老大——央企國電投。
12月10日,陽光電源發(fā)布消息稱,其逆變設備累計出貨突破1億千瓦,為全球首家。陽光電源董事長曹仁賢發(fā)言表示,將繼續(xù)堅持技術創(chuàng)新,努力成為清潔電力轉換技術的全球領跑者。
擴張同時,陽光電源亦遭遇業(yè)績下滑之憂。
陽光電源的2019年三季報顯示,前三季度陽光電源實現營業(yè)收入71.84億元,同比增長27.27%;凈利潤為5.54億元,同比下滑8.69%;陽光電源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7.85億元。
截至2019年9月30日,陽光電源資產總計185.0億元,負債合計100.49億元。
在早前業(yè)績預告中,陽光電源曾表示,受政策影響,國內需求同比下滑,行業(yè)利潤率受一定影響,9月份開始需求逐步增長。
記者注意到,陽光電源從去年開始營收增幅已經不比前些年,降至20%以下,此外,歸母凈利潤下滑20.95%。
其實從去年開始,受“531”新政沖擊,賣電站成為光伏行業(yè)的一道風景,這也延續(xù)到今年。
陽光電源的2019年半年報顯示,光伏電站項目投資金額大、周期短,既涉及地面資源,又涉及各類商業(yè)屋頂資源,不僅投資決策非常慎重,而且在項目建設實施中存在諸多不確定因素,可能導致工程延期,難以及時并網發(fā)電,給公司的工程管理帶來了新的難度,工程的流動資金需要加大。
為應對風險,陽光電源稱公司會慎重選擇工程項目,同時提高項目管理水平,此外制定了嚴格的信用管理制度和賒銷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