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鵬汽車可謂喜事連連,號稱“連續(xù)兩個月登頂造車新勢力單月銷量第一名,并贏得1~5月造車新勢力累計銷量冠軍”。在汽車市場頹勢盡顯,造車新勢力遭遇重重危機的當下,顯得更令人矚目。
2019年,“蕭條”繼續(xù)在汽車市場蔓延。數據顯示,今年前五個月,中國汽車市場銷量比上年同期下降13%,其中乘用車市場更是下跌了15.2%。新能源汽車斷崖式下跌,5月新能源車銷量從一直近五成的增長率直接剎停,當月同比增幅僅有1.8%。
有分析認為,在這種大背景下,小鵬汽車這些看似振奮人心的消息,其最大的作用除了鼓舞自己人的士氣之外,就是對外界、特別是對投資人釋放積極的信號罷了。汽車行業(yè)公認的標準是,年產銷10萬輛才是一家車企活下來的底線。以此來衡量的話,包括小鵬汽車在內的任何一家造車新勢力都遠遠不夠格,或者說一家月銷售量在四位數徘徊的車企,根本談不上“脫貧”,而是還掙扎在“生死線”上。
目前看來,能夠活著看到2020年太陽的造車新勢力應該不會超過5家。小鵬汽車是唯一一家持續(xù)穩(wěn)定月產銷在2000輛以上的新勢力造車企業(yè),說明其已經初步完成了自身內部運營和外部產業(yè)鏈的系統(tǒng)整合工作,但是想要活下去,并突破年產銷10萬輛的合格門檻,顯然遠遠不夠,至少還需要邁過資金、制造、銷售、運營和團隊這五道門檻才行。惟有如此,才能徹底打通一家成熟車企所必備的五經八脈,具備完備的競爭力。
資金關
造車需要花多少錢?特斯拉燒掉數百億美金至今沒有盈利,中國的蔚來汽車也花掉了三四百億元人民幣,僅去年一個財年就虧損百億。就像何小鵬曾經感慨的“造車之前覺得100億已經足夠了,之后才發(fā)現200億都不夠花的。”
對于資金密集型的車企來說,資金是永遠卡在脖頸上的枷鎖,讓新進入者一刻都輕松不得。因為資金是支撐頂級人才和員工引進和招聘,建造工廠和購買設備,打造研發(fā)和設計體系,布局營銷和銷售隊伍,支撐新能源汽車形成競爭優(yōu)勢但又極度燒錢的自動駕駛和車聯網業(yè)務等等一切的基礎。
公開消息顯示,從2015年4月第一輪天使輪至上一輪2018年8月的B+輪為止,小鵬汽車的8輪融資共計把140億元人民幣收入囊中。這140億元為小鵬帶來了包括廣州市的一座研發(fā)中心和生產基地的初步建設,打造并養(yǎng)活一支2000多人的團隊,全國范圍內的20家營業(yè)網點和超過200座超級充電站,初步打通了從研發(fā)設計、生產制造再到銷售服務的完整體系,以及一款成熟SUV車型的量產和一款轎車車型的定型。
根據何小鵬在去年底的融資規(guī)劃,要在2019年實現總融資300億元,也就是今年全年的融資任務是至少150億元。在2019年資本市場急劇遇冷的今天,這基本上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有機構統(tǒng)計,2018年中國造車新勢力共計融資超過千億(其中有一定水分),但截止到今年年中,這一數字尚不足200億。
所以小鵬汽車負責投融資的總裁顧宏地最近宣稱:“正尋求今年能夠完成約6億美元的新一輪融資?!迸c去年計劃相比,融資規(guī)??s水了三分之二。
好消息是,小鵬汽車的第二款車型P7已經定型,也就意味著不用再去投入巨額的研發(fā)費用了。此外,由于現款G3已經能夠實現正常的生產及交付,對一部分現金回流也是有幫助的。
好在隨著越來越多的其他造車新勢力公司被資本方“拋棄”,越來越多的優(yōu)質投資將向幾家頭部靠攏,而實際上當前也正顯示出了這一趨勢,例如蔚來汽車新近完成了新一輪融資,而車和家接受美團的投資已成定局。
制造關
生產制造是造車新勢力的綜合能力中的“短板”,即使是已經實現量產的蔚來、威馬、小鵬,都經歷過或長或短的極度痛苦的產能爬坡期,突破這一產能瓶頸對于一家大工業(yè)制造企業(yè)來說最為至關重要,難度也必然是最大的。
因為這不僅涉及到整座工廠沖壓、焊接、涂裝和總裝四大工藝的設備硬件和控制軟件的匹配和調試,生產線工人的培訓與磨合,以及整個汽車零部件供應鏈的整合。
雖然電動汽車的零部件數量較之燃油車已經有了大幅度減少,但依然有近兩萬個,如何保證這兩萬多個零部件按時按點準確無誤供應,不僅對于新車企來說,就是有著數十上百年的老車企也是非常艱巨的挑戰(zhàn)。一旦遇到無法同步的情況,停產等待、預付高額“開發(fā)費用”也是家常便飯。
好在從目前的狀況來看,小鵬汽車在鄭州海馬工廠的生產線已經突破月產量3000輛即周產量700輛的瓶頸,下一步提升至月產量5000~10000輛只是時間問題。
這要得益于鄭州海馬對小鵬的大力支持,在這座去年下半年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全新工廠里,海馬投入了近300臺智能工業(yè)機器人,車間的自動化率達到了85%,這基本上可以說接近了國內一線的水平。再者,小鵬汽車自己的廣州制造基地也在加緊建設中,未來其車型大概率會在自家的工廠里實現生產。
銷售關
國內的造車新勢力在銷售上都是特斯拉模式的信徒,即拋開流程繁冗、運行低效且投資巨大汽車經銷商4S店模式,而是使用線上+線下結合的輕資產模式。特別是在全國4S店虧損倒閉現象普遍的當下,這種新零售可以說優(yōu)勢十足。
小鵬汽車采取的線上下訂單、線下體驗并提車的模式具有靈活高效、投資不高且可以在最短時間內實現大規(guī)模鋪設銷售網絡的優(yōu)勢,例如他們將傳統(tǒng)的4S門店拆分成兩個“2S”。第一個“2S”就是體驗中心,用來做展示、銷售、數據服務;第二個“2S” 則是在原有體驗中心的基礎上,增加了交付和售后功能模塊,升級成集銷售、體驗、活動、充電、交付、售后等服務一體化的綜合線下實體店。
這樣的“2S”店,一座城市只需要有一到兩家就足以覆蓋,再加上線上+線下聯合運營的大數據使用,不用像傳統(tǒng)4S店那樣遍布整個城市,以及擠壓大量的庫存車輛,占用經銷商的資金流,提升了經銷商的運營效率。
據最新數據,小鵬汽車的線下店正式運營15家,另外還有5家處于試運營階段。據小鵬的計劃,到今年底將布局超過100家線下網點,包括體驗中心、城市服務中心及授權服務中心等多種形式。
想法雖好,但也有一個致命問題,就是今年小鵬賣出去的7359輛汽車分布在全國多達224個城市,這意味著平均每座城市的銷量只有30多輛,如此分散的銷售布局必然造成整個運作體系低下,這是未來小鵬在全國鋪設渠道時不得不面對的問題。
運營關
緊跟小米手機的打法,讓小鵬在運營用戶上也是按照互聯網模式運營用戶群體,通過車聯網軟硬件一體化構建生態(tài),其中奧秘就是當初何小鵬發(fā)表的那句備受爭議的“智能汽車不在制造,在于運營?!?
這與傳統(tǒng)汽車轉型大方向——從汽車制造商轉型為出行服務商沒有本質區(qū)別。只是大眾、豐田等傳統(tǒng)車企巨無霸想要轉型會更加困難一些,從而襯托出像小鵬這樣的初創(chuàng)公司更有優(yōu)勢。
用戶運營要有數據,而有了數據又能反過來極大地推動服務和運營用戶的效率。掌握了大數據之后,才能在此基礎上開發(fā)更多的產品應用,打造更多的商業(yè)模式。
例如,搭載了L2級別自動駕駛功能的小鵬G3就能實時向后臺輸送來自全國各地的駕駛數據和路況數據,從而豐富自動駕駛算法,讓其自動駕駛技術更加智能和成熟。搭載的車聯網功能,可以實時地收集車主使用汽車的大數據,再通過應用這些大數據讓車子更加智能,更加懂得車主的使用意圖,更加貼近車主的使用習慣。
未來,每一輛汽車還能作為物聯網的一環(huán),成為萬物互聯的一部分。例如小鵬汽車就計劃將接下來的全新車型P7與小米智能可穿戴設備打通,從而實現可穿戴設備控制車輛,而車輛又能控制其他設備,成為打通和構建用戶生態(tài)的重要一環(huán)。
一旦生態(tài)完善,汽車企業(yè)可順理成章轉型為出行服務商,更大的利潤不是來源于造車賣車,而是在服務和運營用戶的過程中去獲取源源不斷的價值。
接下來的三年內,小鵬將布局1000個超級充電站,接入10000個專用充電樁,將服務和運營用戶延伸到充電領域,這也是其構建生態(tài)閉環(huán)的重要舉措。
團隊關
一切偉大的事業(yè)都源于人。在急速擴張過程中,如何把控好隊伍發(fā)展的節(jié)奏和步伐,提升團隊的運營效率,是對何小鵬本人和核心管理層的最大考驗。
按照計劃,到2019年末整個小鵬公司將團隊擴充至5000人,這意味著一年時間這家公司就要增員75%。團隊在急速擴張中很可能會產生各種問題,例如部門墻的產生,運營效率低下,互相推諉拖沓現象的增多等。
何小鵬在其過往的創(chuàng)業(yè)歷史中,最多掌控過1000人規(guī)模的團隊,在短短幾年內掌控5000人的公司,著實讓人為其捏著一把汗。據內部人士透露,在小鵬汽車從1000多人擴充到2000多人規(guī)模的2018年,已經開始出現一些推諉扯皮、勾心斗角、各立山頭的現象。
就目前來看,小鵬公司在人事架構上還是分工明確且各項業(yè)務線都在有條不紊地推進中。例如何小鵬本人負責整體戰(zhàn)略決策,顧宏地負責投融資,夏珩負責生產和質量把控,何濤管研發(fā),吳新宙掌管自動駕駛業(yè)務。接下來,只要這只核心團隊保持穩(wěn)定,就不會出現大的差錯。
汽車制造和運營是極其龐大和復雜的工程,歸根結底車企的競爭力本質上就是這家車企的體系能力。所以,只有打通資金、制造、銷售、運營和團隊這五個層面的體系力,才是一家車企生存下來的基礎和長久發(fā)展的前提條件。
在生存環(huán)境日趨嚴峻的今天,邁過這五道門檻,扎扎實實修煉內功是關鍵中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