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汽車市場失速下跌在車企年度業(yè)績中盡顯。
截至2月20日,《中國經營報》記者統(tǒng)計的25家整車上市車企中,17家公司已發(fā)布2018年業(yè)績預告,其中11家車企預報盈利預減或虧損,另外6家預增企業(yè)中3家扣非后預減或虧損。其中,長安汽車盈利預減幅度為首達92.99%~89.49%,福田汽車虧損額在統(tǒng)計中高達32億元。
從數(shù)據上看,2018年車企盈利的降虧幅度擴大。而2月18日,中汽協(xié)數(shù)據顯示,今年1月中國汽車產銷量下沉趨勢在延續(xù),下降速度較快。且中汽協(xié)年前預測,2019年全年汽車銷量與2018年持平,增速為0。
市場持續(xù)走低情況下,部分車企通過下調或上調新年總銷量目標對市場表現(xiàn)出不同預期。在采訪過程中,不少業(yè)內人士也對市場走勢持保守態(tài)度,認為各車企完成新年總目標壓力不會小。
不過,也有業(yè)內人士對利好政策救市持樂觀態(tài)度。中國乘用車聯(lián)席會秘書長崔東樹認為,2019年車市走勢會“前低后高”,隨著房地產持續(xù)降溫,居民債務壓力逐步緩解,會加速車市回歸正常周期。
集體失色 平均降幅超80%
崔東樹年初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車市下沉主要是自主品牌的劇烈下滑。據中國汽車工業(yè)協(xié)會統(tǒng)計分析,2018年,中國品牌乘用車共銷售997.99萬輛,同比下降7.99%,占乘用車銷售總量的42.09%,占有率比上年同期下降1.79個百分點。
乘用車領域,上述已公布業(yè)績預告的車企中,上汽集團2018年跑贏大盤,整車銷量達到705.17萬輛,同比微增1.75%;以凈利潤360億元居各車企盈利額之首,同比增長4.6%。長城汽車2018年實現(xiàn)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預計為53.54億元,同比增加3.27億元,漲幅達6.51%。北汽藍谷更是以凈利潤預計1.4億~1.6億元,同比大幅增長135%~177%。幾經重組的一汽夏利也扭虧為盈。
但大環(huán)境卻表現(xiàn)低迷,上述車企盈利高增長的成色略顯不足。例如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扣非后),上汽集團2018年凈利潤約為324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減少約5億元,同比下降1.5%左右。長城汽車扣非后的凈利潤為40.33億元,同比下降6.18%。北汽藍谷扣非后的凈利潤與2017年相比減少6.45億元到6.20億元,虧損將達6.52-6.27億元。
與此同時,其他乘用車企2018年的虧降幅度也在加大。其中,長安汽車因合資品牌長安福特銷量的“腰斬”直接導致凈利潤預計5億~7.5億元,下降89%~93%;小康股份凈利潤預計8000萬元~1.3億元,下降82%~89%;江淮汽車凈利潤預計虧損7.7億元,暴跌278%,扣非后凈利潤虧損達19億元,虧損幅度大幅擴大;海馬汽車繼續(xù)虧損,虧損額預計達 12億~18億元,虧損幅度擴大。
與乘用車相比,商用車企集體失色表現(xiàn)更低迷一些。虧損額最大的是北汽福田,其預告顯示,2018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預計虧損32億元左右,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虧損38億元左右。北汽福田表示,2018年寶沃業(yè)務受市場影響,廣告促銷費同比增長,銷量下滑,導致業(yè)績同比大幅增虧。其次安凱客車虧損額也較大,虧損幅度也進一步擴大,其預告顯示,2018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7.95億~8.95億元,2017年虧損2.3億元。
此外,江鈴汽車、中通客車、亞星客車、曙光股份、金龍汽車等商用車企的盈利降低幅度也都過半,分別近87%、87%、70%、140%、69%。
業(yè)內人士受訪時表示,2018年車市震蕩,車企銷量不振,同時新業(yè)務持續(xù)投入,大量資金輸出,雙重壓力并進。從各個車企的反饋也可看出,預減或虧損,銷量下滑是普遍因素,產品競爭力不足、新技術新產品投入占用大量研發(fā)費用是部分企業(yè)業(yè)績下沉的重要因素。另外,商用車業(yè)績下沉除前述因素外,還有一重要因素是受新能源車補貼退坡影響。
2019年銷量目標下調
2018年車市規(guī)??s水,業(yè)內人士認為2019年中國車市將持續(xù)增速放緩。中汽協(xié)發(fā)布的2019中國汽車市場預測報告顯示,預計2019年全年汽車銷量為2800萬輛,與2018年持平,增速為0。
從今年1月中國汽車產銷量看,下沉趨勢在延續(xù),且下降速度較快。2月18日,中汽協(xié)統(tǒng)計分析:1月,汽車生產236.52萬輛,環(huán)比下降4.71%,同比下降12.05%;銷售236.73萬輛,環(huán)比下降11.05%,同比下降15.76%。
其中:乘用車生產199.51萬輛,環(huán)比下降2.90%,同比下降14.39%;銷售202.11萬輛,環(huán)比下降9.49%,同比下降17.71%。商用車生產37.01萬輛,環(huán)比下降13.44%,同比增長3.18%;銷售34.62萬輛,環(huán)比下降19.18%,同比下降2.18%。
銷量下滑,市場持續(xù)走低,但從各車企擬定的新年度目標來看,情緒并未“一水”低沉。
據記者粗略統(tǒng)計,北汽集團、吉利汽車、東風集團等走保守路線,新年銷量目標低于2018年總銷量或2018年總目標。比如,北汽集團將2019年銷量目標定為245萬輛,與2018年銷量目標290萬輛比減少45萬輛。吉利汽車將2019年銷量目標定在151萬輛,與2018年全年銷量基本持平,低于2018年預定銷量目標158萬輛。東風集團將2019年的銷量目標定在400萬輛,與2018年相比減少50萬輛。
相比之下,長城汽車、比亞迪、長安汽車、廣汽集團等較為樂觀。其中,長城汽車在未完成去年116萬輛總銷量目標的情況下,將2019年銷量目標定為120萬輛。比亞迪在未完成去年60萬輛的年度總目標下,將2019年目標定為65萬輛,比2018年52萬輛總銷量的基礎上高出近30%。
在采訪過程中,不少業(yè)內人士認為,提振車市的具體資金政策尚未明確,國六政策也未普遍實施,就目前來看并無多少有力車市提速的因素出現(xiàn),各車企完成新年總目標壓力不會小。
不過,有業(yè)內人士對利好政策救市持樂觀態(tài)度。崔東樹認為,2019年車市走勢會“前低后高”?!盎鶖?shù)是一個原因,另一個原因是目前政策環(huán)境還不確定,在壓力較大的情況下,下半年應該會有些刺激政策出臺?!贝迻|樹表示,隨著房地產持續(xù)降溫,居民債務壓力逐步緩解,會加速車市回歸正常周期。
“中央可以采取將車輛消費稅下返地方政府的措施,驅動地方政府出臺提振車市發(fā)展的有力手段,形成良性循環(huán)?!贝迻|樹提出建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