鋰離子充電電池的正極活性物質主要使用鈷酸鋰等鋰復合氧化物,但鋰復合氧化物的電子傳導性較低。因此,制造正極時通常采用在活性物質中混合導電助劑和粘合劑來提高電子傳導性的方法。而且,原來的導電助劑主要使用活性炭,通過在活性物質粒子之間嵌入比之更微細的球狀活性炭,使活性物質與活性炭進行點接觸,來確保導電通路,以提高電子導電性。
而此次的新導電助劑使用的是棒狀碳納米管。而且,其長度大于活性物質的粒徑。宇部興產解說員介紹說,這樣可使“活性物質與導電助劑的接觸點增加,即便在充放電導致正極材料的體積發(fā)生變化的情況下,也可減輕導電通路減少的現象”。使用此導電助劑后,有望通過確保導電通路來獲得提高充放電性能以及延長壽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