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儲能網(wǎng)訊:近日,美國斯坦福大學的研究人員發(fā)明了一種高效的無線充電設備,通過在路上分段鋪設金屬線圈形成磁場,使得電力以無線的方式傳輸,允許電動車在高速公路上一邊行駛一邊充電。模擬實驗證明,即使線圈間距達到6.5英尺,無線充電的效率仍能達到97%。該研究結果發(fā)表在《應用物理快報》(APL)上。
美國斯坦福大學的研究人員發(fā)明了一種高效的無線充電設備。
無線充電相當于把電能轉(zhuǎn)換為電磁信號,車輛需要安裝相應的接收設備,地面安裝充電設備,汽車在接收信號之后,再把磁能轉(zhuǎn)化為電能,實現(xiàn)無線充電。
由于汽車里的金屬會干擾磁場,因此,斯坦福大學的設計是將線圈彎曲成90度角植入柏油路面下,并與一塊代表汽車中金屬的金屬板相連。實驗證明,在這樣的設計下,線圈間隔6.5英尺可以傳輸10千瓦電力。
研究人員認為,未來只要配備好安全配套措施,這種無線充電技術的市場前景可觀。
實際上,無線充電并不是一個新概念,近幾年來,全世界多家企業(yè)、大學和研究所都在進行相關研究。其中,德國、日本較為積極,韓國也曾展示過無線充電電動車,中國也有科研單位投入其中。
由于目前通過充電樁進行充電的模式耗時較長,電動汽車無線充電被認為是大勢所趨。
谷歌公司在2011年涉足無線充電領域,與之合作的Plugless Power公司此前曾表示,公司研發(fā)的無線充電系統(tǒng)不會遲于2011年底正式上市,但目前還沒有成熟技術面世。因此,2012年是無線充電技術走向市場被寄予厚望的一年。
不過,也有專家反對稱,由于涉及到大規(guī)模的高速公路改造,其昂貴的費用可能遠遠超過電動車的實際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