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報告指出,與傳統(tǒng)的平面電池相比,使用三浦布局(Miura pattern)的5×5折疊電池的能量密度提高了14倍。研究人員建議,幾何折疊算法和計算工具來決定制造3D結構的折疊模式有很多優(yōu)勢,這或許可以形成很多3D電池的配置結構。另外,由于具有科機器人操作包括機器人折紙等優(yōu)勢,折疊電池在未來或許可以大規(guī)模生產(chǎn)。
研究人員使用碳納米管(CNT)包覆的紙作為集流器,將傳統(tǒng)的活性物質層(Li4Ti5O12和LiCoO2)置于集流器頂部。使用實驗室用擦拭紙作為基底,因為其薄而多孔的特性允許CNT墨水輕易滲透紙的內(nèi)外層,使CNT包覆的紙每一面都具有導電性。


圖A:簡易折疊(一層、兩層、三層);圖B:未折疊的平面電池;圖C:單層折疊的電池
折疊電池的庫倫效率(CE)也比非折疊電池要高。研究報告作者指出,人們并不理解折疊電池庫倫效率更高的原因,或許是因為活性物質層和CNT層的接觸在折疊之后得到改善,大大增加。這些初步結果證實,鋰離子電池在多次折疊之后仍然有良好的電化學性能。
為了進一步提高區(qū)域容量,研究人員使用三浦折疊法(Miura folding)。在這些三浦折疊電池中,由于銅電流或者鋁電流不能被多次折疊,因此不再使用。此外,使用CNT-PVDF包覆的紙作為唯一的集流器。

折疊電池區(qū)域容量對比(一層、兩層、三層)
雖然使用三浦折疊法提高了區(qū)域容量,但是折疊電池的放電容量為103mAh/g,而在折疊之前是113mAh/g。與折疊三層的電池相比,采用三浦折疊法的電池質量容量較低。因此,研究人員認為,這或許表明有部分活性物質在折疊后無法接觸到電解質,又或許是因為在垂直折疊的相交處發(fā)生了分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