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儲能網(wǎng)訊:最近的一篇評述性文章指出,納米材料自身的物理化學性質對其毒性有決定性的影響。文章對影響毒性的關鍵因素進行了全面總結,為納米材料的合理設計和應用提供了重要參考。
這篇名為“影響納米材料毒性的關鍵因素”的評述文章最近在線發(fā)表于《科學通報》,文章從尺寸、形狀、表面電荷、化學組成、表面修飾等多個方面,闡明了物化性質對納米材料毒性的影響,由國家納米科學中心徐鶯鶯博士和陳春英研究員撰寫。
隨著納米技術的發(fā)展,越來越多的納米產(chǎn)品開始進入人們的日常生活,許多納米材料也已經(jīng)用于生物醫(yī)學領域,納米材料的毒性因此成為人們?nèi)諠u關注的問題。近年來,納米材料毒性的研究取得了很大進展,包括體內(nèi)和體外實驗研究納米材料與生物大分子、細胞、組織和器官的相互作用及其引起的毒性。納米材料通過誘導氧化應激和炎癥反應等機制產(chǎn)生一系列毒性效應。然而,決定納米材料毒性的關鍵因素有哪些?如何合理設計納米材料使之安全應用以改善我們的生活和健康,是科學家和公眾都關注的問題。
納米材料自身的物理化學性質對其與生物體的作用和毒性有著決定性影響, 這些性質包括尺寸、形狀、表面電荷、化學組成、表面修飾、金屬雜質、團聚與分散性、降解性能以及蛋白冠的形成等。納米材料的“合成特性”決定其“生物特性”,包括蛋白冠的組成和結構、納米材料的團聚與分散性等(圖1)。因此, 通過合理的合成設計, 能夠調(diào)控納米材料與生物體的相互作用, 降低甚至消除毒性作用。
該評述較為全面地闡述了影響納米材料毒性的關鍵理化性質,這表明人們可以通過主動改造,合成出安全可靠的納米材料。該研究對進一步系統(tǒng)深入研究納米材料與生物體的相互作用和納米材料的毒性,以指導納米材料的合理設計和安全應用有重要的指導意義。(來源:EurekAlert!中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