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儲能網訊:2017年4月24-26日,第七屆中國國際儲能大會在蘇州香格里拉酒店圓滿召開,來自中、美、英、德、澳、日、韓等國家的1400余位嘉賓到場參會。大會共邀請140余位行業(yè)專家與企業(yè)代表,圍繞產業(yè)熱點話題,發(fā)表了一系列精彩演講,中國儲能網將向讀者傳遞本次大會最具價值的聲音。
大會期間,眾智匯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畢波,在“分布式光伏與儲能系統(tǒng)應用專場暨第9期光伏微講堂”,以《微電網中多種發(fā)電和儲能技術集成研究》為題發(fā)表演講,現將演講主要內容發(fā)布,以饗讀者。
眾智匯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畢波
畢波:大家好,感謝大會給這個機會介紹一下我們眾智匯能,還有前段時間做的微電網的項目介紹。這個項目就是我們首次嘗試了引用多能互補的概念,下面我給大家做一個簡單的介紹。因為這兩天的會上,可能大家對這個背景已經了解的比較清楚了,我們覺得目前微電網是緩解現在電網安全和這個可靠壓力的一個有效措施,同時它也可以通過對終端用戶具體需求的識別提高我們電能的利用效率。我們在做這個微電網的項目設計的時候主要是考慮幾個方面,第一個是大家都知道在這樣一個新能源迅速發(fā)展的背景之下,可能有一些局部地區(qū)出現了棄光棄風的現象,我們也是希望通過這個微電網模式能夠在新能源與儲能的配合下面實現一個更大比例的新能源的消納。第二個就是說通過微電網的構建能夠實現對于客戶更好的需求的滿足,通過我們更優(yōu)的電能質量、更快的響應時間。另外今天我也聽到各位專家領導也介紹了,目前我們也考慮了在電動汽車和電動產品普及的情況下我們也引入了局域的直流網,同時我們希望通過多個微網群的概念對大電網本身有反哺的機制。同時我們也考慮到目前在很多企業(yè)自備電源大部分還是使用傳統(tǒng)的電源,如果這個新能源和傳統(tǒng)能源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并存,可以實現低成本平滑的升級。我們在這個項目中應用了多元復合的儲能協(xié)調控制技術,還有就是虛擬同步機技術,還有直流王網絡配制管理技術和無縫切換技術,以及能源高效利用技術。
總的設計思路就是實現最大比例的一個新能源的消納,而且我們對這個負荷的需求也是分層次的滿足,同時維持微網內頻率的穩(wěn)定調度的監(jiān)控系統(tǒng)這里因為時間關系我就一個簡單的介紹,主要是分為三個部分,第一個是在發(fā)電監(jiān)控層面,對發(fā)電信息實時的監(jiān)控和統(tǒng)計分析。還有對電池的實時預警和分析,在能量關系方面也有對發(fā)電系統(tǒng)和儲能的綜合調度管理。在這個能量管理的時候第一個思路就是我們最大限度的利用新能源所發(fā)的電,優(yōu)先使用清潔能源。而且這個同時和原來的微電網實現互聯(lián),實現按需的雙向流動。在微網系統(tǒng)內部新能源能夠自發(fā)自用的時候余電可以上網,不足的時候通過大電網的補充。同時這個微網可以接受整個外部電力調度,在大電網出現故障后可以有一段時間獨立生存的能力。同時對微網內部的負荷也進行了分級的保障。這個混合儲能我們是基于這么一種考慮,好比就是說一個體育比賽里面有短跑選手和長跑選手,一個選手是不能把所有的比賽都完成的。所以說我們采用了這么一個策略,首先通過對預先的參考功率進行一個分解,同時進行一個變換,變換之后得到一個時間曲線,我們對于高頻分量和低頻分量采用不同的儲能技術來進行管理,這樣能夠最大限度的保證我們的沖擊性負荷和一些不可控的負荷的滿足。從控制的策略上來說,我們是保證這個電量一般維持在85到95的高位,在新能源電力不足的情況下我們首先要保證重要負荷的連續(xù)供電,不足的部分由大電網補充。在這個負荷分類上面我們分成了三類,第一類就是剛性的負荷,就是說不需要持續(xù)的保障的。第二個就是一些柔性的負荷,就是在短時間的切斷以后并不影響需求,還有就是沖擊性的負荷,就是副周期性的負荷。總的來說,我們現在就是希望傳統(tǒng)能源和新能源在多種儲能模塊和開關控制技術的情況下面能夠實現一個比較小的轉換時間。我就介紹到這里,謝謝。
(本文根據現場錄音整理,未經本人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