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儲能網訊:湖南迎來了28年以來最冷的冬天。從2012年12月下旬開始,大波寒流席卷湖南,隨著雨雪、冰凍天氣的降臨,很多山區(qū)出現(xiàn)冰凍,這對湖南電網又是一次嚴峻的考驗。
然而,湖南電網經過幾年的積累與改進,抗災能力全面提升。數據顯示,“十一五”期間湖南累計完成電網建設投資455億元,是“十五”期間總投資的3.1倍。“十二五”期間,湖南將完成電網建設投資600億元(不含特高壓工程),并全面開啟“智能時代”。
“三縱四橫”主網架保駕護航
自1月3日開始,湖南省迎來新年首輪雨雪冰凍天氣。截至1月5日,湖南電網35千伏及以上線路覆冰113條,線路平均覆冰2-3毫米。
不過,截至1月5日當日,湖南電力公司已對1條220千伏線路、3條110千伏線路、2條35千伏線路實施短路融冰,對2條10千伏農配網線路實施人工除冰。并且實行24小時值班,隨時做好防凍融冰應急搶修準備。
面對惡劣的冰凍、雨雪天氣,湖南電網已經不用再像2008年特大冰災期間那般手足無措。如今,它已經形成了更堅實的網架結構,為電網抗災奠定了基礎。
數據顯示,截至2010年底,湖南電網已擁有110千伏及以上變電站643座、變電容量7447萬千伏安,110千伏及以上線路3.1926萬千米,分別為2005年的2.02倍和1.49倍;基本完善了以500千伏為骨干的主網架,在省內構筑了北、中、南3條500千伏的“西電東送”大通道和東、西500千伏的“南電北送”通道,形成了“三縱四橫”的較為堅強的500千伏主網架結構。
湖南電網開啟“智能時代”
用手機就能查看家里用電情況,不到營業(yè)廳排隊即可繳納電費……這樣智能化的場景已走進湖南普通百姓的生活。
繼2012年初長沙市區(qū)東南片智能化配電網示范工程改造啟動后,我省首個220千伏智能化變電站——長沙月塘變電站于2012年12月22日正式投入運營。最近,湖南省首個智能化用電小區(qū)——長沙凱旋云頂小區(qū)智能電網改造也開始建設,湖南電網的“智能時代”已經開啟。
據介紹,月塘變電站是國家電網公司智能化試點變電站,也是湖南電網第一座智能化變電站,總投資超過1.5億元,被列為省重點工程、國家電網公司重點推廣項目。
據湖南省電力公司相關人員介紹,月塘變電站的智能化、自動化性能,不僅能實現(xiàn)更安全、可靠的平臺調度,還能為客戶提供實時電價和用電信息,引導客戶合理用電,也可以為今后電動汽車、智能家電的使用提供方便、快捷、高效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