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實現快速充電
“純電動汽車開始采用的是鉛酸電池,在我看來,這種材質在回收后污染很嚴重,所以當時我對發(fā)展純電動汽車比較反對。”鄧平表示,如今多數汽車企業(yè)在純電動汽車上配裝的磷酸鐵鋰電池也有不盡人意之處,最大的缺點就是充電時間長。
2011年11月1日,重慶恒通客車有限公司與微宏動力系統(湖州)有限公司共同出資組建了重慶恒通電動客車動力系統有限公司,鄧平出任總經理。由他們研制出的鈦酸鋰車載電池讓鄧平對發(fā)展電動客車逐漸有了信心。“我們采用的鈦酸鋰電池基本解決了現在車載電池面臨的電池壽命短、充電時間長等問題。”鄧平說。
對記者提出的鈦酸鋰電池成本比磷酸鐵鋰電池高出不少的問題,鄧平解釋,因為他們采用的鈦酸鋰電池能夠快速充電,所以相對于其他純電動客車,只需要在車上裝配1/3的電池組就可以。“這樣一來,電池成本反而降下來了。”他說。
如其所言,目前投入重慶公交線路運行的快速充電電動客車已有666輛,其中純電動客車31輛,插電式混合動力客車635輛,都能夠實現10分鐘快速充電50度左右,續(xù)駛里程達到40~60公里,而這正是一般公交線路跑個來回的距離。
據了解,恒通電動車采用的鈦酸鋰電池采用600V 250A 雙槍充電,已經可以在單體電池大倍率(6C)全充放電條件下,實現2萬次循環(huán),電池衰減小于20%,成組后可達到1萬~1.2萬次循環(huán)。
■試運營效果顯著
“2011年4月,重慶公交購了6輛快速充電純電動客車進行試運行。運行一年以后,每輛車大約運行了5萬公里,充電2萬多次。重慶作為山城路況特殊,另外氣溫較高,但這些車輛都經受住了考驗,在運行過程中鈦酸鋰電池性能沒有太大問題,衰減率甚至不足1%。”鄧平向記者介紹。
同年6月,國家電網在重慶建立了一座大型公交快速充電站,設置6個雙槍充電樁。同一般的加油站一樣,可供40~50輛公交車充電。充電站占地不到3畝,充電投資不到1500萬元。整個充電站只有兩個員工進行管理。“甚至完全不需要工作人員,司機也能自助充電。”鄧平說,“曾經有香港考察團來我們這采購,他們對我說,只有我們的車最適合香港使用,因為香港寸土寸金,建設大型充電站不現實,利用現有場站設置充電樁是最理想的。”
鄧平解釋,城市公交最適合這種快速充電電動車,因為城市公交定點距離的運行特點決定了其可以根據運行一個來回的用電量裝載電池,這不僅能夠降低采購電池的成本,而且降低了整車重量,實現快速充電,不用長時間駐場停車充電,減少了站場用地面積,降低了基礎設施投資成本。
在采訪過程中,鄧平還對記者講了這樣一件事。“有一次,一家公交企業(yè)的采購人員不斷問我,你們的電動公交車下雨天還能不能跑?我還有點不明就里,后來才知道,他是怕下雨天把電池給泡了。”他說,“當時我就和他解釋,我們的電池組不是安裝在底盤上,而是安裝在車頂,這樣既可以防止因為車輛涉水導致電池出現故障,也方便讓駕駛員操控快速充電裝置,實現自助充電。”
■推廣理念更重要
“目前快速充電電動車在國際上也是趨勢,但我國還沒有緊跟國際的發(fā)展步伐,國內除了我們恒通一家,還沒有其他客車企業(yè)涉足快充電動車領域。”鄧平說。在他看來,一項好的技術不應該只由一家企業(yè)來做,盡管對于這家企業(yè)來說,能在市場上形成壟斷,但對行業(yè)的影響以及技術的向前推動卻是不利的。“所以我更希望能把快速充電電動車的技術推廣出去,讓大家都能認識到這項技術的優(yōu)點,并且能夠推動在國內建立快速充電聯盟,共同制定快速充電標準,標準有利于我們同國際接軌,也使我們的技術發(fā)展不受限于外國標準,不用被動接受。”
鄧平告訴記者,在之前的幾年,日本車企就已經成立了“電動汽車充電協會”,他們的主要目的就是制定電動車的快速充電標準,并且在此之后就推出了相應的標準;美國也在去年的世界電動車大會上,成立了“快速充電協會”。同時,歐洲也成立了“歐洲快速充電協會”,制訂的“快速充電技術標準”也得到了諸多企業(yè)的支持。
自從他們的產品面世,鄧平就成為了快速充電的“宣傳員”,在國內各大新能源汽車展會、論壇上都能看到他的身影。在他看來,推廣這種理念非常重要。“讓充電就像加油一樣方便、快捷,這樣才能讓電動汽車更多地被大眾所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