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儲能網訊:今天上午,一年一度的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行,揭曉2015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的評選結果。
國家科學技術獎包含五大獎項
國家科學技術獎包括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fā)明獎、國家科技進步獎和國際科技合作獎五項大獎。
在這五項獎勵中,級別最高、也最引人注目的是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每年獲獎者不超過2名,獎金金額每人500萬元人民幣,由國家最高領導人親自頒獎。它主要是獎勵在當代科技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技創(chuàng)新和科技成果轉化中,創(chuàng)造巨大經濟或社會效益的杰出科學家。
2015年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空缺
由于2015年的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參評人員沒有一個通過評審,這是從2004年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空缺以來,時隔十一年后該獎項再次出現(xiàn)空缺。
按照《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規(guī)定,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授予在當代科學技術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學技術發(fā)展中有卓越建樹,或者在科學技術創(chuàng)新、科學技術成果轉化和高技術產業(yè)化中,創(chuàng)造巨大經濟效益或者社會效益的個人。
據國家科學技術獎勵辦公室介紹,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遵循嚴格的評審流程,按照《條例》及其實施細則規(guī)定,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采取記名投票表決方式進行評審,獲獎人選應必須由到會委員的三分之二以上多數(含三分之二)通過。評審全流程接受科學技術獎勵監(jiān)督委員會的監(jiān)督。
2015年國家科學技術獎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空缺
國家自然科學獎多光子糾纏干涉度量學(一等獎)
國家技術發(fā)明獎南昌大學硅襯底LED項目(一等獎)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高效環(huán)保芳烴成套技術及應用(特等獎)
京滬高速鐵路工程(特等獎)
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楊克里斯特·楊森(瑞典)
沖村憲樹(日本)
葉甫蓋尼·維利霍夫(俄羅斯)
彼得·史唐(美國)
維爾特·伊恩·利普金(美國)
卡洛·魯比亞(意大利)
約翰尼斯·弗蘭肯(荷蘭)
國家科學技術獎授予誰?
在五項獎勵中,級別最高、最引人注目的自然是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它主要是獎勵在當代科技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技創(chuàng)新和科技成果轉化中,創(chuàng)造巨大經濟或社會效益的杰出科學家。著名數學家吳文俊和“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是這一獎項的首屆得主。國家最高科技獎頒發(fā)給個人,獲獎人物自然也就是關注重點。
被稱為國家科技獎“三大獎”的自然科學獎、技術發(fā)明獎和科學技術進步獎,主要授予獲獎單位或項目團隊,項目本身是關注重點。
其中,自然科學獎側重于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領域,例如數理化、天文、地質、生物等學科;
技術發(fā)明獎主要獎勵在產品、工藝、材料、系統(tǒng)等幾方面做出重大技術發(fā)明的項目和公民;
科學技術進步獎則涵蓋了包括技術開發(fā)、社會公益、國家安全和重大工程等領域,它更側重于獎勵能夠提高行業(yè)水平和百姓生活的項目。
五大獎項中的最后一項——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授予對中國科學技術事業(yè)做出重要貢獻的外國人或外國組織。
歷屆國家最高科技獎得主
科技的進步是國家的發(fā)展和改善民生的強大推動力,有這樣一批值得尊敬的科學家將畢生的心血投入國家的各項科研事業(yè)當中。
2000年度
?吳文俊,中國數學機械化研究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
?袁隆平,“雜交水稻之父”。
2001年度
?王選,漢字激光照排系統(tǒng)的創(chuàng)始人;
?黃昆,中國固體物理學、半導體技術奠基人之一。
2002年度
?金怡濂,中國巨型計算機事業(yè)的開拓者之一。
2003年度
?劉東生,中國環(huán)境學專家、地質學家、“黃土之父”;
?王永志,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
2004年度 最高獎得主空缺。
2005年度
?葉篤正,著名氣象學家;
?吳孟超,“中國肝膽外科之父”。
2006年度
?李振聲,著名遺傳學家、小麥育種學家。
2007年度
?閔恩澤,石油化工催化劑專家;
?吳征鎰,著名植物學家,植物區(qū)系研究的權威學者。
2008年度
?王忠誠,我國神經外科的開拓者之一;
?徐光憲,著名的化學家和教育家、“稀土之父”。
2009年度
?谷超豪,享有國際盛譽的數學家;
?孫家棟,“兩彈一星”功勛科學家、著名的航天技術專家。
2010年度
?師昌緒,被譽為“高溫合金之父”;
?王振義,內科血液專家、血液研究的領軍人物。
2011年度
?謝家麟,我國粒子加速器事業(yè)的開拓者和奠基人;
?吳良鏞,被譽為“人居環(huán)境科學創(chuàng)建者”。
2012年度
?鄭哲敏,國際著名物理學家、力學家、爆炸力學專家;
?王小謨,“中國預警機之父”。
2013年度
?張存浩,我國高能化學激光、分子反應動力學開拓者和奠基人;
?程開甲,我國核武器發(fā)展的開拓者和奠基人。
2014年度
?于敏,我國著名的核物理學家、核武器研究和國防高技術發(fā)展的領軍人物。
2015年度
最高獎得主空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