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儲能網訊:“以前用電實行階梯電價,基準電價是每度5毛6,最高要8毛6,用得越多越貴。家里雖然有空調,卻舍不得開?,F(xiàn)在村里用上了‘綠電’,每度只要5毛錢。”蘭考縣三義寨鄉(xiāng)付樓村黨支部書記趙六紅,一邊掰著手指算電費,一邊感慨“用電自由”的新變化。
9月10日至12日,參加“能源中國—青年菁英記者計劃”田野調研的11位編輯記者走進河南省蘭考縣。這里不僅是焦裕祿精神的發(fā)源地,也是全國首個農村能源革命試點縣。
此次活動由中國新聞社國是直通車主辦、國家電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國家電投)聯(lián)合組織。
走進蘭考縣付樓村,道路整潔、綠蔭環(huán)繞,農戶屋頂?shù)墓夥逡慌排耪R排列,環(huán)湖而建的光伏長廊更是將景觀與發(fā)電相結合。這個曾經的貧困村,正在向“零碳鄉(xiāng)村”轉型。更重要的是,能源紅利已經實實在在裝進了農民的口袋。
零碳村莊,不只是“用電便宜”
在付樓村養(yǎng)老中心光伏長廊,成排安裝在屋頂?shù)乃{色光伏板在暖陽下熠熠生輝,成為田間村莊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光伏長廊為村污水設施提供便宜綠電,村內生態(tài)治理效果極大提升,同時養(yǎng)老中心提供了充足的遮陽避雨休閑空間,村中老年人群開展下棋、看書、健身等休閑活動,村民很滿意。”趙六紅說。
通過“央企建設+農戶租賃”模式,電投綜能在蘭考15個鄉(xiāng)鎮(zhèn)306個村,為3000多戶居民安裝屋頂光伏,總裝機達8萬千瓦,戶均年增收約1600元,全年帶動農民收益超600萬元。如今,付樓村綠電供電比例高達95%,村民用電成本降至0.5元/度,多余綠電還可上網交易,村集體年增收十余萬元。該項目切實將綠色能源發(fā)展與農民增收、集體經濟緊密結合。
不僅如此,村民也有直接收益。建屋頂光伏的農戶每年可享受1600元補貼。“自發(fā)自用、余電上網”的模式,讓村民不僅用電便宜,還能靠“賣電”掙錢。
目前,國家電投在付樓村打造了集風、光、儲、充、放于一體的綜合智慧零碳電廠,聚合1800千瓦光伏、900千瓦/3010千瓦時儲能、數(shù)十臺充電樁,構建了零碳村莊的能源新格局。
綠電還改變著村民生活方式。趙六紅介紹,村民用上綠電后,月均用電量增加90多度,此前不敢使用的空調、新能源車充電等需求得到滿足。據(jù)了解,2022年項目開展以來,村里新增23輛新車,其中22輛為新能源車。
此外,國家電投還協(xié)助付樓村建設了光伏+儲能+充電樁的微型能源系統(tǒng),實現(xiàn)綠電就地消納。村里新建的體育廣場,夜間照明全部來自白天光伏儲能,真正實現(xiàn)“白天發(fā)電、晚上用綠電”。
從“輸血”到“造血”
“我們不是來建幾個電站就走,而是要幫蘭考構建可持續(xù)的能源生態(tài)?!彪娡毒C能公司蘭考項目負責人段百齊說。
自2018年蘭考獲批全國首個農村能源革命試點縣以來,電投綜能已累計投資超過6億元,建設光伏、風電、儲能、微電網、充電樁等多元能源項目,總裝機容量近20萬KW,年發(fā)電量約2.4億度,相當于減少標煤消耗10萬噸。
更重要的是,能源革命帶動了當?shù)禺a業(yè)升級與就業(yè)增長。
在蘭考新能源產業(yè)園,華耀5GW新型光伏組件生產項目車間里,425米長的自動化生產線高速運轉,每天可生產一萬塊光伏板。廠房屋頂同樣鋪設光伏,實現(xiàn)“邊生產、邊發(fā)電”。
“我們落地蘭考看中的就是這里的新能源資源和政策優(yōu)勢?!比A耀5GW新型光伏組件生產項目負責人王建說,項目在2024年4月開始安裝生產設備,當年8月生產出第一套光伏組件,2024年產值達到4.5億元,預計2025年產值可達15億元。
產業(yè)園通過引入光伏組件、逆變器、儲能等上下游企業(yè),并配套零碳電廠智能微電網控制系統(tǒng),開展綠電認證,不僅降低企業(yè)用能成本,還提升了市場競爭力和產品附加值。產業(yè)園一期已引進5家企業(yè),未來可提供數(shù)千個就業(yè)崗位。
“以前蘭考人要外出打工,現(xiàn)在在家門口就能掙七八千?!蓖踅ㄖ钢囬g里忙碌的工人說,“很多是返鄉(xiāng)青年,收入比在外打工還高。”
充電站里的“綠色賬本”
“光伏車頂、儲能兜底、光儲調控、統(tǒng)建統(tǒng)服”——蘭考正在探索綠電交通儲能一體化新模式。
在縣體育場充電站,這一模式已落地。作為省級示范站,這里成為新能源車充電的重要樞紐。80臺充電樁投運以來,累計為20萬名新能源車主提供充電服務,截至2024年9月底,累計充電量突破400萬千瓦時,日均充電量超8500千瓦時。
段百齊介紹,“充電站充分利用了體育場結構,在看臺頂部以及停車場上方都鋪設了光伏板,把柔性光伏與建筑的有機融合,充電站有了自有綠電,脫離了國網傳統(tǒng)峰平谷定價體系,開展電價市場化定價探索,構建了“統(tǒng)建統(tǒng)服”模式,構建了縣域高效、智能的綠色交通補能網絡?!?/span>
同時,體育場充電站還拓展服務場景,配套建設休閑區(qū)并開設“綠電餐廳”“綠電咖啡館”,憑借鮮明的綠色特色,成功躋身縣城網紅打卡地行列,讓低碳出行與休閑消費實現(xiàn)有機融合。
從“貧困村”到“零碳鄉(xiāng)村”,從“輸血式幫扶”到“造血式發(fā)展”,蘭考縣在焦裕祿精神的傳承地,用陽光和風力種下新的綠色希望。這片中原大地,正在書寫新時代的富民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