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儲能網訊:
49GW
截至2025年8月,中國宣布的在國家級海域內的海上風電裝機容量
150千米
中國離岸最遠的海上風電場距海岸的距離
122%
中國浮式風電場相較于底部固定式風電項目所需的額外資本支出
中國正將海上風電開發(fā)推進至更深、更遠海域,但高成本、技術差距和監(jiān)管不確定性帶來挑戰(zhàn)。隨著可再生能源逐步進入完全自由化的電力市場,提高差價結算的機制電價和獨立競價對確保海上風電項目(尤其是遠海項目)的可行性至關重要。與此同時,領先的風機制造商現已開始配套供應儲能系統(tǒng),截至2025年年中,儲能裝機容量已大幅增加。
中國正在制定更深海域的海上風電場建設法規(guī),但項目面臨著安裝船作業(yè)天數增加和輸電電纜延長導致的成本上升。開發(fā)商希望通過采用20MW以上的風機來節(jié)省此類支出,但這些風機尚未經過商業(yè)驗證。其他障礙包括地質數據有限、監(jiān)管和技術缺口以及運營成本高企。
6月1日起,所有新投運的風電和光伏項目必須通過自由化電力市場交易來售電。海上風電項目(特別是更遠海域的成本更高項目),尤其易受電價下行沖擊。各省應為海上風電單獨設置收益競價機制并提高底價,避免其與成本更低的陸上風電及光伏項目直接競爭。
多家風機制造商布局了構網型儲能產品,這些產品充分利用了制造商的電力電子制造專長。據彭博新能源財經統(tǒng)計,截至2025年6月30日,包括運達股份在內,這些企業(yè)在中國交付的儲能系統(tǒng)裝機容量總計8.68GW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