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鋰勘探集團3月末剛剛啟用亞歷山大·沃爾什為CEO。在他的任職演講中,沃爾什說:“擁有正確的戰(zhàn)略和部署,就沒有什么能阻止鋰勘探集團成為這個工業(yè)的領導者。我們在北美和南美握有巨大潛力,我們會團結隊伍來實現(xiàn)這些潛力。”
新官上任,動作不小。鋰勘探集團宣布收購了阿根廷西北部薩爾塔省西北部5個鋰礦60%的采礦特許權。這5個鋰礦面積為10多頃,在兩個鹽湖旁。公司表示,看好的是這里鋰礦資源勘探不足,生產鋰和鉀的潛力巨大。
澳大利亞礦業(yè)集團在阿根廷北部興建的碳酸鋰生產工廠被命名為Salar del Rincon。澳方對該項目投資將達到3億美元。這個項目可以提供100多個工作崗位。阿根廷計劃將這里生產的鋰出口到美國、英國、日本、俄羅斯和荷蘭。我國也是阿根廷鋰礦的出口市場。
阿根廷礦業(yè)部表示,全球已證明的鋰儲量絕大部分位于南美洲的阿根廷、智利與玻利維亞三國交界的鹽湖處。在自然界中,鋰來自兩種資源,一種是礦石,一種是鹽湖。從礦石中提取鋰能耗大,成本也較高。從鹽湖鹵水中提取鋰,能耗較小,成本也要低于開采礦石的成本。目前,世界上鋰產量的1/4被用在能量儲存上,這個比例會隨著電動汽車電池需求量的增加而提高。鋰(符號是“Li”)是最輕、密度最小的固體元素。因為可以儲存更多能量,鋰鐵電池是混合動力汽車較理想的選擇。在混合動力和電動力轎車需求的驅動下,鋰的年均需求量預期將從當前的10萬噸猛增至25萬噸。
阿根廷的鄰國玻利維亞擁有全球一半鋰礦,該國也正在雄心勃勃地推動其鋰資源的勘探和開發(fā)。玻利維亞總統(tǒng)曾宣布同其“反美盟友”伊朗合資開發(fā)鋰資源。但是,這個計劃因遭到國內金融人士的反對而未能落實。今年早些時候,許多國際公司和財團也表示愿意同玻利維亞一起開發(fā)鋰資源。有媒體稱,鋰資源有可能會讓玻利維亞一夜暴富,成為南美的沙特。
到上世紀90年代中期,美國保持了幾十年的世界最大鋰生產國的地位被智利取代。智利目前仍是全球最大鋰生產國,它向美國、英國、德國、日本等國出口。智利也被美國看作可靠的鋰資源供應國。同時鋰生產的重心也從北美轉移到南美。
一些市場分析人士稱,因為鋰是生產電動汽車電池的重要資源,全球電動汽車業(yè)適逢發(fā)展良機,鋰價格必定走高。但也有咨詢人士表示,鋰礦開發(fā)的前景取決于電動汽車是否能成氣候,而鋰電池的價格還偏高,充電站的建設也沒有到位,消費者的喜好仍未得到驗證,這些都是影響鋰礦未來開采規(guī)模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