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儲能網訊:2013年日本的百萬瓦級光伏電站建設繼續(xù)保持了2012年的火爆勢頭。即便2013年4月收購電價由42日元/kWh降至37.8日元/kWh,這種勢頭仍然沒有停止。
在2012年7月~2013年3月底的9個月內,日本非住宅用途光伏發(fā)電系統(tǒng)的裝機容量僅為70.4萬kW,而在2013年4月~7月底的4個月內,裝機容量竟然達到了169.1萬kW。
盡管2014年4月以后的光伏收購電價備受關注,但2015年以后的價格同樣令人關心。日本相關法律規(guī)定,“自實行之日起三年內,制定采購價格時,應特別照顧到特定供應者應當獲得的利潤”。也就是說,三年之后,自2015年7月以后的某一時間起,價格方面的“照顧”將不復存在(該法律同時規(guī)定,“在認為必要時,可以每半年、在該半年開始之前規(guī)定采購價格及采購期間”)。
2013年11月投入運轉的“鹿兒島七島百萬瓦級光伏電站”。輸出功率規(guī)模約為70MW。
如果光伏發(fā)電收購價格大幅下滑,估計也會要求光伏電站的建設成本進一步降低。構成百萬瓦級光伏電站的太陽能電池模塊及功率調節(jié)器等也必須降低成本。也許是看準這樣的時代必將到來,在太陽能電池模塊的低成本化方面走在行業(yè)前列的美國第一太陽能公司(First Solar)于2013年11月宣布正式涉足日本市場。
第一太陽能在迄今生產的CdTe型太陽能電池之外,還預定從2014年下半年開始生產結晶硅型太陽能電池。其結晶硅型太陽能電池的特點是,采用了其收購的風險企業(yè)TetraSun公司開發(fā)的銅布線技術。能夠以低成本制造高效率結晶硅型太陽能電池單元。光伏電站建設成本一直高于歐美的日本市場在2014年,旨在實現(xiàn)低成本化的動向將會越發(fā)活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