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儲能網訊:[發(fā)達國家希望將INDCs僅僅定義為氣候變化減排,或主要聚焦在減排上。發(fā)展中國家則希望將INDCs的范圍擴大至所有元素,包括減緩、適應、技術、資金、能力建設和信息透明度6個要素]
12月1日,《聯(lián)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0次締約方會議(COP20)暨《京都議定書》第10次締約方會議(CMP10)在秘魯首都利馬召開。然而談判第一周,就遇到瓶頸了。
在德班平臺(ADP)談判中,各國代表審議到第12個小段落,就暫時無法進行下去了,相當于第一周只進行到全部文本的30%。要知道ADP兩位聯(lián)合主席為利馬氣候變化大會準備了一份共有43個段落的草案文本。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氣候變化界資深代表、在場觀察員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隨著對草案審議的推進,分歧也逐漸清晰。“一言以蔽之,在各談判方之間,對于"國家自主決定的貢獻"(INDCs)的范圍,以及其同2015年巴黎協(xié)議中其他要素之間的關系,尚無共識?!?
外交部氣候變化談判特別代表高風在利馬表示,發(fā)達國家認為各國提交的信息應該是一樣的,且主要內容就是減排;中國則認為根據(jù)共同但有區(qū)別的責任原則,各國提交的信息應該有所差別,其中減緩、適應、技術、資金、能力建設和信息透明度6個要素要平衡反映,缺一不可。
高風表示,下周將開始部長級會議,各方的溝通力度會加大,推動力會加倍,相信到會議結束時能拿出一個令各方滿意的結果。
“走在達成共識的路上”
針對這第一周的談判,上述觀察員人士對記者表示:“算是在達成共識的路上。”
由于中美在氣候變化方面所達成的共識以及歐盟在會前做出“到2030年,在1990年的基礎上將國內溫室氣體排放量至少減少40%”的聲明,此次COP20的談判從一開始就進入了“較真”的模式,不過也因此,各國在推進時,談判立場也愈加鮮明。
從積極方面看,德國率先在上周的會議上提高了自己的減排雄心:德國宣布了到2020年在1990年基礎上減排40%的目標,這意味著到2020年前,德國需要減少7800萬噸二氧化碳排放,且此目標比歐盟整體2030年的目標更有雄心。
與此同時,ADP是利馬氣候變化大會的實質談判環(huán)節(jié),在來自特立尼達和多巴哥的兩位聯(lián)席主席的斡旋下,12月2日開啟就因程序問題陷入“對峙”僵局中的ADP談判在兩天后才出現(xiàn)和緩跡象。在對ADP應如何審議各條款的程序做出澄清后,談判進入到對ADP文本前半部分,即最重要的“國家自主決定的貢獻”及其元素的談判中。
德班平臺的兩位聯(lián)合主席建議,要著重討論INDCs所在段落,即草案文本的第7~22段,有一些談判方甚至也給大會發(fā)送了文本性質的替代段落作為他們的看法。
總結各國代表的談判立場,發(fā)達國家希望將INDCs僅僅定義為氣候變化減排,或主要聚焦在減排上。上述資深觀察員表示,發(fā)展中國家則希望將INDCs的范圍擴大至所有元素,包括減緩、適應、技術、資金、能力建設和信息透明度6個要素。
歐盟提前亮底牌
從記者所拿到的現(xiàn)場的一些草案提法來看,在上述所說的6個要素方面,各個談判方均有輕重緩急不同的訴求。
比如,歐盟已經提前亮出底牌,強硬地表示,不能允許最終INDCs中出現(xiàn)關于“氣候變化適應”的語言存在。歐盟在談判中認為,氣候變化減排和減緩沒有必要在草案中體現(xiàn)對稱性,此次談判就應著重討論INDCs在減排方面的問題。
更重要的是,歐盟氣候談判代表巴卓木(ElinaBardram)在利馬首次公開表示,歐盟希望的此全球性法律協(xié)議是針對所有國家的:“這是唯一的方式,而且對于投資者來說,這是長期的信號,給予投資者信心,為全世界的碳交易提供信心?!?
實際上,由于歐盟碳排放交易系統(tǒng)設計時未充分考慮到金融危機以及發(fā)放免費配額過多等因素,目前的歐盟碳市場上碳價格已經從過去幾十歐元跌至3~4歐元。借助目前新的減排目標,歐盟希望在經濟復蘇之中,也可以重振其碳市場。
巴卓木表示,希望能夠通過強有力的規(guī)定、程序和機構來執(zhí)行法律,并保證對于未來的可確定性和可靠性。這一立場同美國談判團隊所希望的“自助餐模式”有較大區(qū)別。自助餐模式即明年的巴黎協(xié)議將包含一些有法律約束力的元素,但是允許各國自由制定其減排的范圍和步伐,將導致最終無法達成將全球升溫維持在2攝氏度之內的目標。目前,在會場的人士普遍質疑歐盟將在接下來的部長級會議中,是否能“說服”美國在此方面的立場。
據(jù)記者了解,美國代表團在上周表現(xiàn)低調。在最后兩天對草案的文本審議中,美國代表團表示,INDCs應同減排相聯(lián)系,而且還對跟INDCs有關的大部分章節(jié)都在討論中提出了問題。
參與談判的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zhàn)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副主任鄒驥表示,德班平臺等相關議題是利馬大會的重中之重,其核心是要解決2015年巴黎氣候大會將要達成的應對氣候變化新協(xié)議所包含的要素問題,這也是目前中國與發(fā)達國家在談判中的最主要分歧。
氣候變化基金:先湊夠100億美元
此次,發(fā)達國家側重減緩,并試圖弱化其他要素,尤其是在資金和技術方面??梢姲l(fā)展中國家與發(fā)達國家的分歧還比較廣泛。一方面發(fā)展中國家繼續(xù)敦促發(fā)達國家將氣候資金寫入草案,一方面發(fā)達國家總體上在此方面并無較大突破。
在《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手中所拿到的非洲集團草案提案中,針對在ADP平臺下的“氣候資金”專門提出的草案文本中,非洲集團提出三個要點:其一,在包括技術轉讓在內的氣候資金方面,應該是2015年巴黎協(xié)議的一個主要和關鍵因素,這是此前華沙協(xié)定所做出的決定;其二,氣候資金應具備充足和可預見性的特點,且對于各發(fā)達國家的分擔情況,應當有恰當?shù)恼f明;其三,在適應和減排方面,要確保對于氣候變化資金的公平分配,在不同發(fā)展中國家之間,也要確保公平分配。
挪威在會議期間表示向綠色氣候變化基金注資2.58億美元,將目前基金的總額增至99.5億美元,據(jù)悉此次COP20的目標是最少為該基金籌集100億美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