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儲能網訊:從購車補貼到免購置稅,再到放開搖號政策,不再限購,一直以來,國家對純電動汽車的推廣力度不可謂不大,但由于配套設施的不完善,導致市場一直“裹足不前”,不過上述情況可能馬上就要發(fā)生變化,因為總理發(fā)話了。
9月29日,李克強主持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各地不得對新能源汽車實行限行、限購,已實行的應當取消。話音剛落,一波純電動汽車的地方利好政策接踵而至。
10月8日,深圳市政府正式同意印發(fā)《深圳市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扶持資金管理暫行辦法》,純電動汽車補貼為全國最高,250km以上續(xù)航補貼達8萬(購車補貼6萬元+使用環(huán)節(jié)補貼2萬元),再加上國家補貼,深圳購買像騰勢這樣續(xù)航在300公里的純電動汽車,可享受全國最高達13.4萬元補貼。而且,深圳政府規(guī)定由車企向政府申領購車及使用環(huán)節(jié)補貼,直接從消費者購車款項上扣除,等于消費者可以立即享受到政策補貼的實惠。
10月13日,深圳更進一步取消新能源搖號,在今年12月31日前申請新能源車指標,可直接上牌,先申請,先上牌,直至用完今年新能源指標。這無疑大大刺激了深圳消費者對純電動汽車購買的熱情。而且,之前深圳還宣布,已購買一輛小汽車的市民還可再申請一輛新能源汽車;購買純電動汽車后還可保留一個燃油車搖號機會,解決了大家的后顧之憂。
政策利好頻出之后,車透社后臺有關購買新能源車的咨詢也開始多了起來。社友們熱議的話題概括起來有兩點:一是該什么時候出手購買,二是有關購買車型的推薦。以下車透君就結合現狀,對此做以解答。
鑒于財政部、科技部、工信部與發(fā)改委曾聯合發(fā)布《關于2016-2020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支持政策的通知》,明確指出2017-2018年補助標準在2016年基礎上下降20%,2019-2020年補助標準在2016年基礎上下降40%。再結合,最近北京最新一期新能源小客車申請人數已接近2萬人,面對每期3333個配置指標,中簽率只有18%,還有可能持續(xù)下降,再不出手,有意者將再次迎來一號難求的窘境。
以上利好信息多以2015年12月31日為截止。目前,在國家之前制定的新能源汽車推廣中,88個城市設立了超過33萬輛的目標。但到2015年8月,總體推廣14.7萬輛,完成率僅43.75%。城市推廣任務要能完成,需要最后幾個月的大躍進。
但未來新能源政策逐步退坡已經是大勢所趨,因此車透君認為,純電動汽車還是趁著2015年底這波政策補貼買更劃算,宜早不宜遲。
在眾多國內量產車型當中,車透君對比再三,認為騰勢純電動汽車頗為值得關注。
不僅源于其德國奔馳母公司戴姆勒血統(tǒng),更因享受了13.4萬元補貼后,車價一下優(yōu)惠到23萬元區(qū)間,等于消費者只需花一輛中高級車的錢,就可以買到比肩豪華車配置、軸距長達2.88米的純電動汽車。
除了品質感,針對新能源車,消費者還普遍關注續(xù)航和充電便捷性兩大方面。目前國內純電動汽車里面,騰勢在這兩個方面的表現,也可稱得上數一數二。
在續(xù)航方面,騰勢達到300公里,僅次于進口的特斯拉。此前,還曾有車主駕駛騰勢純電動汽車從北京市海淀區(qū)駕駛至河北省秦皇島市止錨灣,在完成全程405公里的駕駛后,電量仍剩余近百分之十。騰勢純電動汽車在續(xù)航里程上的優(yōu)越性,以及本身的品牌力,恰好滿足了消費者從燃油汽車向新能源汽車,從入門級汽車向中高端汽車的消費升級。
在充電便利性方面,騰勢有著非常寬泛的充電適配性,無論是家用220V電源插座,或是國家電網、南方電網公共充電設施,無論安裝在客戶家中或辦公場所的掛壁式充電柜,都可滿足充電需求,最快可在一小時內完成充電。
車透君判斷,未來在中高端純電動汽車領域,有可能變成特斯拉(Tesla)、寶馬(BMW)、騰勢(DENZA)三強爭霸的“TBD”格局。而隨著國內新能源政策、基礎設施不斷完善之“勢”,騰勢有可能迎來不錯的發(fā)展機遇。
當然,政策“猛藥”對國內純電動汽車市場“刺激得了一時,刺激不了一世”。車透君認為,若無政府高額補貼、沒有無需搖號拍牌限行的誘惑,純電動汽車還能依靠自身魅力讓消費者爭相購買時,才是中國電動汽車市場真正“紅火”的那一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