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儲能網(wǎng)訊:向中國可再生能源發(fā)展看齊
——訪東盟能源中心主任SanjayanVelautham
中國電力報 中電新聞網(wǎng) 記者 徐瑤
中國電力報:您怎么看待本次論壇提出的“綠色能源網(wǎng)絡”計劃?SanjayanVelautham:我認為這個概念與東盟非常相關?!熬G色能源網(wǎng)絡”的原理與東盟未來想達到的目標是一致的,這非常符合東盟近期提出的最新能源發(fā)展計劃———降低能源強度和提高可再生能源比例。然而由于目前我對它實施計劃的步驟和細節(jié)還不是很了解,還需要知道東盟和中國到底在哪些方面需要合作。
中國電力報:東盟準備如何提高可再生能源在其總能源結構中的比例?在這過程中又有哪些困難?SanjayanVelautham:目前可再生能源占東盟一次能源結構比例大約是9%~10%。我們正計劃開發(fā)潛在的可再生能源,特別是太陽能,當然還有風能、地熱能、水電和生物質(zhì)能。東盟在近期推出的《東盟能源合作行動計劃(2016~2025年)》中表示,計劃到2025年將可再生能源比例提高到23%。實際上,我們看到東盟十國的能源部長們都在為達到目標而修改各自的能源政策和規(guī)劃。
當然,提高東盟的可再生能源比例會面臨很多挑戰(zhàn),其中一個就是我們沒有可再生能源基礎設備工廠,這也是最核心的問題。因此我們需要引進可再生能源基礎設備工廠,并且在當?shù)嘏囵B(yǎng)出具有生產(chǎn)力和技術能力的工作人員,這樣當?shù)鼐用窈驼矔С猪椖康耐七M。此外,我們還需要資金的支持。首先由于東盟各國情況有很大差異,各國的銀行對可再生能源的熟悉程度是不一樣的,推動可再生能源融資的風險非常大。因此我們要協(xié)助銀行部門支持可再生能源項目。其次,我們還要加強東盟可再生能源研發(fā)部(RND)在該領域的研究。我們設立了一些研究機構來研究可再生能源整個運營系統(tǒng),并建立示范項目從而推進可再生能源發(fā)展。
中國電力報:東盟大約有30%的人還沒能用上電,未來將主要用什么方法去解決這些問題?SanjayanVelautham:上世紀90年代,東盟的貧窮程度是非常高的,在過去的這幾年里,有很大幅度的下降,而電力供應與經(jīng)濟發(fā)展有很密切的關系。你說的沒錯,目前我們有33%的人口還沒有用上電,但是由于東盟是很多小島構成的(例如印度尼西亞、菲律賓),因此想要將電網(wǎng)構架起來非常困難。我認為有些國家的政府(例如緬甸、印度尼西亞)即使非常希望提高用電普及率,但他們面臨的不僅僅是技術上的問題,還有地理上的挑戰(zhàn)。
基于東盟特殊的地理構成,我們決定在這些分散的小島上,通過太陽能和風能建立離網(wǎng)發(fā)電廠,因此目前很多東盟成員國都決定到2025年大幅度降低無電人口數(shù)。雖然我們有了目標,但各個國家的情況差異很大,因此還是要區(qū)別看待。總的來說,我們將主要利用太陽能、風能、生物質(zhì)能來解決無電人口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