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宣布將對美國生產的進口汽車恢復加征關稅的消息,在美國資本市場引起連鎖反應,美國汽車股應聲集體下挫。8月24日(美國時間8月23日),美股全線低開,道指跌0.48%,納指跌0.55%,標普500指數跌0.46%。石油股、汽車股集體下跌。其中,特斯拉、通用汽車、福特汽車盤前則均跌逾2%。截至8月23日收盤,福特汽車股價下跌2.54%,特斯拉股價下跌4.57%,福特汽車股價下跌2.54%。
“我們仍然希望中美政府在關稅和貿易上能進行一個有建設性的對話,這不僅關系到中美兩國,也關系全球經濟的繼續(xù)增長。福特有很多產品出口到中國,包括福特和林肯的產品,目前我們在中國有本地化的工廠,這能平衡沖擊,我們會將更多的產品的生產和銷售放在中國?!?月24日,福特汽車全球業(yè)務總裁Joe Hinrichs談到中國恢復加征美國汽車關稅一事,對經濟觀察網等媒體表示。
8月23日,因與美國貿易談判形勢改變,經國務院批準,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決定,自2019年12月15日12時01分起,中國開始對原產于美國的汽車及零部件恢復加征25%、5%關稅。按照現行的進口車關稅稅率,待關稅上調正式實施后,美國產進口車進入中國的關稅將高達40%。此前中國的進口車關稅統(tǒng)一為25%,而2018年5月中國決定將進口車關稅降低至15%,但美國產汽車將在此基礎上加上25%變?yōu)?0%。
事實上,這已是中國自2018年以來第二次提高美國產汽車的關稅稅率。第一次是因2018年7月6日,美國決定對價值34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加征關稅,中國隨后實施反擊,將美國產進口汽車關稅稅率從15%提升至40%。但在同年12月1日,該事情得到了暫時的緩解:中美雙方在阿根廷會晤,決定停止升級關稅等貿易限制措施,中國之后宣布從2019年1月1日起暫停對美產汽車加征關稅3個月。
而4月1日,中國暫停對美國產進口汽車加征關稅的措施得到延續(xù),且沒有公布明確的時間限制。但由于美國在6月份重提對中國商品加征關稅,其計劃將中國輸美的價值2000億美元的商品的關稅從10%提高到25%,這引發(fā)中國方面的再度反擊,而將美國產進口汽車的關稅回復加征25%,即是中國最新作出的反擊方案。
目前,在中國銷售的美國產進口車,包括福特、特斯拉、凱迪拉克、菲亞特克萊斯勒、雪佛蘭等品牌,同時也包括一些德國和日本品牌汽車,主要涉及寶馬、奔馳與豐田,如奔馳GLS、寶馬X6、豐田塞納等車型的產地均在美國。相關統(tǒng)計顯示,美國產進口汽車約占到中國進口車22%的比重。若這幾個品牌廠家在關稅上調后無法提供應對措施,那么其進口車型的價格上調將是大概率事件。
在第一次中國提出加征美國產進口車的關稅時,便有汽車品牌作出了車型零售價漲價的動作。例如,當時特斯拉調整了中國在售車型售價,平均車型售價上漲約為20萬元,其頂配的M odel X P100DL車型,售價從之前的131萬漲到了157萬,漲幅高達26萬元。而寶馬也發(fā)消息表示稱,對進口到中國的寶馬X5以及寶馬X6兩款車型進行漲價,漲幅在4%至7%之間。奔馳對在美生產的奔馳GLE和奔馳GLS車型的售價上調了2.80萬-13.50萬元。林肯汽車則選擇自己吞下關稅差額,以保持旗下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所有美國產進口汽車中,只有特斯拉與林肯兩個品牌目前全系產品均以進口方式在中國銷售。相關數據顯示,特斯拉今年上半年在華零售銷量達到25207輛,林肯品牌今年上半年在華累計銷量為25514輛。目前,這兩個品牌還未對關稅上調作出應對措施。 對特斯拉而言,此次其領跌也是有原因的,中國市場被特斯拉視為關鍵市場,但在中國特斯拉最近一年經歷了頻繁的調價,已經嚴重傷害了消費者的信心。
不過,特斯拉與林肯均公布了在中國進行本土化生產的計劃,且均處于國產化的最后準備階段。按照特斯拉官方此前的表態(tài),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預計在2019年年底正式投產;而林肯在今年下半年,將在華投產首款款豪華SUV林肯Corsair,新車型將在長安福特的工廠生產。隨著國產化的推進,預計下半年這兩個美國汽車品牌因關稅上調而受到的影響會有所減緩,但短期內只有一款國產車型,還不能完全消除它們的即將面臨的壓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