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儲能網訊:Grist網站發(fā)表文章:Tackling climate change seemed expensive. Then COVID happened.(應對氣候變化似乎代價高昂,然后新冠疫情發(fā)生了),作者:Joseph Winters。
氣候否認者和激進氣候行動的反對者長期以來一直認為,政府無財力承擔應對氣候危機的措施。但是新冠疫情發(fā)生后,自8月以來世界各國政府已承諾投入超過12萬億美元的刺激性支出,以擺脫疫情造成的經濟衰退。這一數額實在令人難以置信,這與應對氣候變化所需的資金相比如何?
這是倫敦帝國理工學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研究人員發(fā)表在《科學》雜志上的一篇新論文研究的問題。根據分析,各國為解決新冠疫情而投入的資金遠遠超過了科學家們所說的未來五年避免氣候災難所需的低碳項目投資,大約高出一個數量級。如果到2024年,目前承諾的疫情經濟刺激計劃資金中,有12%用于低碳能源投資和減少我們對化石燃料的依賴,將足以將全球變暖限制在1.5攝氏度。目前,各國的自愿承諾嚴重不足,將使世界在本世紀末溫升達到3.2攝氏度。
倫敦帝國理工學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氣候變化與環(huán)境講師、該論文的作者之一喬里·羅格爾吉(Joeri Rogelj)說,研究結果表明,各國政府不僅有機會應對這一流行病及其相關的經濟危機的嚴重影響,而且還能使本國經濟走上更可持續(xù)的道路,繁榮、富有彈性的長期發(fā)展軌跡。在2020年至2024年間,每年約1.4萬億美元的投資可以讓各國政府發(fā)展從太陽能和風能基礎設施到提高能源效率的所有方面。這只比當前氣候計劃下承諾的每年1.1萬億美元的投資多出3000億美元。
但是,即使有足夠的資金,氣候行動仍然存在重大的政治障礙。自今年3月以來,德國、法國、韓國和其他國家的領導人呼吁從綠色復蘇,但世界上大部分的刺激性支出都用于維持商業(yè)正常運轉。截至10月中旬,20國集團成員國在化石燃料能源領域的投入已超過2230億美元,而清潔能源的投入則為1510億美元。另外,絕大多數化石燃料資金都是無條件的,這意味著它沒有附帶任何環(huán)境條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