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儲能網訊:【歐洲時報9月30日賈言編譯】未來對電池制造至關重要的關鍵原料-鋰礦開采控制權的爭奪正在成為一個主要的地緣政治問題。
法國《世界報》(Le Monde)報道,鋰不再只是大宗商品專業(yè)人士關心的話題,儼然已成為讓各國既關注又擔心的一個地緣政治話題:鋰現在位居“關鍵礦產資源”清單的首位。用于制造電池的金屬鋰的價格暴漲,甚至被稱為“白金”。用礦企行業(yè)的行話來說,它還有“21世紀石油”之美譽,這表明它在定義全球力量平衡方面發(fā)揮了主導作用,而這一角色迄今為止一直由碳氫化合物所占據。
自然資源“武器化”
用天然氣來與鋰做比較就足以理解鋰資源對未來關鍵作用。烏克蘭戰(zhàn)爭已經說明問題。俄羅斯基本上停止了向歐洲供氣,就是將這種自然資源進行“武器化”。對于那些所謂的關鍵礦產資源來說,未來也可能會發(fā)生類似情況,而且,首當其沖便會是鋰。
這種金屬對于生產電動汽車電池至關重要,尤其是歐洲計劃到2035年停止銷售內燃發(fā)動機汽車。此外,在整個能源轉型中,鋰也相當關鍵。
“世界將從高碳排放的化石燃料消耗轉變?yōu)槭褂酶摺敖饘倩蹦茉?。此外,所有先進技術和高附加值鋼材都會用到越來越多的稀有金屬,尤其是在航空和國防工業(yè)領域。”唐南(Vincent Donnen)在為法國國際關系研究所撰寫的一份專門研究關鍵金屬的報告中分析道。
鋰是制造電池負極的關鍵原料。誰能控制負極的制造,誰就能真正控制電池的生產??偠灾?,在負極生產行業(yè)占據主導地位的參與方如果在一夜之間削減關鍵部件的供應,那么就如同特斯拉一樣,規(guī)模再大的電動汽車工廠也只能是“停擺”。
在這一領域,中國的角色舉足輕重,在世界各地鋰開采中有一部分是在中國進行加工和提煉。不過,西方國家也正在思考對策。
美國打算“組團”
事實上,鋰并不是稀有金屬,在世界多個地區(qū)都有大量存在,尤其是在中國、澳大利亞和南美洲,大約有90%的鋰礦石都來自這三個地區(qū)。鋰礦分布甚至比石油還要過于集中。如今,對未來鋰礦開采控制權的爭奪已經展開。
9月22日,在紐約舉行的聯(lián)合國大會上,有關烏克蘭戰(zhàn)爭的議題占主導。在大會間隙的一次相關會議幾乎沒有被人注意到。這是不正常的,因為有關鋰資源的議題已構成一場在全球范圍內暗流涌動的對抗來源。在美國的倡議下,有意與包括澳大利亞、加拿大、日本、法國在內的盟友以及擁有鋰資源儲備的國家——阿根廷、蒙古和剛果民主共和國在該領域創(chuàng)建一個安全互助伙伴關系。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總結道:“我們都認識到,關鍵礦產資源的供應鏈對我們共同的未來至關重要?!?
這場全球性競爭相當激烈,會涉及巨額投資。因擔憂供應被中國所掌控,印度新近啟動了一項規(guī)模高達25億美元的巨額投資計劃。作為跨越智利和玻利維亞的“鋰三角”國家之一,阿根廷有50多個開采項目正在研究中。該行業(yè)中的一位歐洲人士希望能夠贏得阿根廷市場,不過,他很驚訝地看到中國企業(yè)“通過提供比對手高得多的報價”贏得招標。
轉變
根據同一消息來源稱,在幕后,通過華盛頓施加政治壓力,促使一群美國企業(yè)聯(lián)合福特共同贏得阿根廷的Kachi項目。因此,福特肯定會有能力確保未來的汽車交付。福特發(fā)言人弗萊克(Jennifer Flake)表示:“這是我們正在努力達成的協(xié)議之一,以確保福特努力加快電動汽車開發(fā)計劃所需的原材料。”
長期以來,歐洲一直局限于一個被動客戶的角色,并對全球化物流充滿信心,如今已經開始發(fā)生轉變。1月份,法國工業(yè)聯(lián)盟前主席瓦林受法國政府委托提交了一份《關于保障生態(tài)轉型所需礦物原料供應報告》,這份報告向法國對這些重要資源的依賴情況發(fā)出警示,并確定了未來急于發(fā)展的思路,其中,包括在勒阿弗爾創(chuàng)建稀有金屬戰(zhàn)略儲備以及相關投資基金。瓦林警告稱,必須“發(fā)展真正的金屬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