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儲能網(wǎng)訊:成飛集成12日一紙公告讓其籌劃約一年的“殲擊機上市夢”化為泡影。由于“壟斷”而無法獲得主管部門批準,評估價值158.47億元的資產收購計劃擱淺。業(yè)內人士透露,從全軍武器裝備建設的角度考慮,相關部門擔心重組計劃會造成殲擊機等軍品的供應渠道過于集中。
隨著重組終止,13.70億元的融資余額讓成飛集成二級市場風險驟增。至于此次事件是否會波及軍工板塊,市場人士指出,成飛集成只是個案,不具備代表性,軍工企業(yè)資產證券化和體制改革的腳步不會停止。
行業(yè)壟斷之嫌攔路
經歷約一年的重組籌劃后,成飛集成公告,因主管單位“形成行業(yè)壟斷”等表態(tài),終止購買評估價值158.47億元的戰(zhàn)斗機等交易資產計劃,3個月內不再籌劃重大資產重組事項。
被寄予厚望的重組最終失敗,成飛集成瞬間成為了投資者和公眾關注的焦點?!爸亟M的信息以公告內容為準,相關問題的回復需要獲得中航工業(yè)集團方面的批準”,12月14日,成飛集成相關人士婉拒了中國證券報記者的采訪要求。
公開信息顯示,成飛集成12日收到控股股東中航工業(yè)的書面通知,中航工業(yè)11月17日收到國防科工局有關成飛集成資產重組中涉軍事項復函國務院國資委的抄送件。該抄送件認為,重組方案實行后,將消除特定領域競爭,形成行業(yè)壟斷,建議終止本次資產重組。
業(yè)內人士透露,從全軍武器裝備建設的角度考慮,成飛集成如果重組了成飛集團和沈飛集團,殲擊機等軍品的供應渠道過于集中。
中航工業(yè)從事防務裝備生產制造業(yè)務相關資產的平臺為中航工業(yè)航空裝備有限責任公司。目前,中航裝備管理10家單位,包括沈飛集團、成飛集團、洪都集團、中航貴飛四家飛機制造公司。中航裝備在航空軍品方面的規(guī)劃是,做好現(xiàn)役航空武器裝備生產交付的同時,以殲-10、殲-11、L-15、教-8、教-9和霹靂系列導彈等航空武器產品為重心,加快實現(xiàn)相關產品系列化發(fā)展,并重點研發(fā)新一代戰(zhàn)斗機、無人機和導彈武器系統(tǒng),同時以梟龍、L15、K8、雷電10A導彈等產品為重點拓展國際防務市場。
作為發(fā)展重點的殲擊機業(yè)務恰恰集中在了成飛集團、沈飛集團兩家企業(yè)身上。沈飛集團被稱為“中國殲擊機的搖籃”,產品譜系涵蓋中國已列裝的主要重型、遠程二代和三代殲擊機,同時逐步向先進殲擊機以及?;鶜灀魴C延伸,先后研制有殲5、殲7、梟龍、殲10系列等數(shù)十種型號殲擊機。成飛集團是我國研制、生產殲擊機的重要基地,主要產品包括殲20、殲10、梟龍、殲7、殲教7。
前述人士指出,成飛集團、沈飛集團原本產品更替研發(fā)、生產的業(yè)務格局可能因成飛集成的重組形成一體。作為生產企業(yè)來說,業(yè)務整合有利于制造、試驗、試飛等資源的整合,降低研發(fā)成本。不過,在武器裝備建設部門看來,部分軍品生產過于集中、競爭消除也會帶來負面影響。
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顯示,在11月17日至12月12日之間,中航工業(yè)為了推動重組進行了多番努力,仍然無法獲得主管部門的批準,只能建議終止了本次重大資產重組。
融資盤恐現(xiàn)“踩踏”
“針對重組失敗,成飛集成應該召開投資者說明會,把審批情況、信息披露等問題說清楚再考慮復牌”,對于融資買入的投資者而言,成飛集成重組告吹無異于晴天霹靂。一位融資投資者在給相關部門的信函中表示,希望上市公司能夠繼續(xù)停牌。
成飛集成的股民之所以害怕復牌,不僅是因為重組失敗的負面影響,更擔心10多億元融資盤恐慌性拋售帶來的“踩踏”效應。
數(shù)據(jù)顯示,2014年9月成飛集成融資余額達21.13億元的歷史最高值。此后,成飛集成成交量萎縮,股價回落至54元左右,融資余額也隨之下降,截至目前,融資余額為13.70億元。
巨額融資盤猶如懸在成飛集成頭上的堰塞湖,讓其復牌后的走勢危如累卵。相比于普通投資者,出于止損和融資保證金壓力,成飛集成融資客們的拋售意愿更加強烈。
“現(xiàn)在營業(yè)部還沒發(fā)給我正式的風險警示,不過工作人員已經電話提醒我要注意追加維持擔保金額了”,一位參與成飛集成融資的投資者整個周末都處在焦慮當中,“我擔心復牌后會連續(xù)跌停,有可能會血本無歸。按照營業(yè)部的規(guī)定,如果跌幅太大,我的維持擔保比例小于130%時,就需要補倉至維持擔保比例150%;如果沒在規(guī)定時間內補倉,就會被強制平倉?!?
與去年的*ST昌九相比,成飛集成不僅融資余額規(guī)模更大,軍工概念分級基金等杠桿工具更加劇了市場的風險。成飛集成三季報顯示,富國中證軍工證券投資基金于今年第三季度買入135.76萬股成飛集成股票,富國中證軍工基金下的B類基金“軍工B”周五跌停,目前仍溢價16.26%。同時,受溢價套利盤影響,近期SW軍工B近四個交易日已出現(xiàn)三個跌停板。周五收盤,盡管市場整體上揚,SW軍工B依然下跌近3%。
軍工資產證券化趨勢未變
隨著中國軍工企業(yè)改革的深入,國內10大軍工集團逐步進行上市改造,從最初只向上市公司注入民品業(yè)務,逐步發(fā)展為注入部分軍品配套業(yè)務,到目前開始陸續(xù)注入核心軍品業(yè)務。迄今,10大軍工集團控股的上市公司已達70多家。
作為軍工概念股龍頭,成飛集成重組終止的“靴子”落地之后,軍工概念類公司是否會受到影響備受關注。對此,申銀萬國、國泰君安和銀河證券等券商的軍工研究團隊紛紛表示,成飛集成重組被否只是個案,不具備代表性,軍工企業(yè)資產證券化和體制改革的腳步不會停止。
“2009年至2013年的軍工股核心驅動要素是資產整合,但從十八屆三中全會之后,軍工股投資邏輯已經延伸為定價采購體系改革、民參軍、事業(yè)單位改制/資產整合和特殊行業(yè)扶持四條主線,資產整合只是其中一個鏈條而不是全部”,申銀萬國研究員認為,軍工企業(yè)資產證券化和體制改革是大勢所趨,這種趨勢不會改變,未來企業(yè)的優(yōu)先注入、后期的事業(yè)單位改制、混合所有制才是大勢所趨。
國泰君安軍工研究員表達了類似的看法,這次成飛集成重組終止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違反了武器裝備建設的競爭機制,改變了原有的國防工業(yè)布局。通過中國重工、廣船國際等案例以及本次重組終止公告的批復判斷,國家主管部門對軍工改革和資產證券化的方向是積極支持的,各個集團公司在推進改革的力度會不斷加大。
目前,我國軍工資產證券化率較低,這使得國有軍工企業(yè)不能很好利用民間資本進一步市場化發(fā)展。十八屆三中全會后,改革有了實質性推進,軍工資產證券化加速明顯。目前盈利能力最強和資產質量較好的軍工總裝資產和研究院所資產大部分未上市。例如,研究所資產占比較高的航天和電子系軍工集團的資產證券化水平只有20%左右,遠低于占比相對較低的航空和船舶系軍工集團(資產證券化水平已達到5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