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儲能網訊:新能源汽車的電池管理系統(tǒng)(BMS)是連接車載動力電池和電動汽車的重要紐帶,其主要功能包括:電池物理參數實時監(jiān)測;電池狀態(tài)估計;在線診斷與預警;充、放電與預充控制;均衡管理和熱管理等。由于電池性能及其復雜,不同類型的電池特性亦相差很大。有了BMS,可以提高電池的利用率,防止電池出現過充電和過放電,延長電池的使用壽命,監(jiān)控電池的狀態(tài)。好的電池廠商除了電池本身做的好外,其BMS往往也都具備市場領先水平。
不過,由電池廠家來做BMS的時代可能快要過去了,上汽技術中心副主任朱軍就在近日表示,“電池管理系統(tǒng)應該交給整車廠來做?!?
朱軍是在4月12日上汽榮威e950電池獲美國UL授權認證儀式上發(fā)表的這一觀點。
美國UL認證具有100多年的歷史,是世界上最大的從事安全試驗和鑒定的民間機構之一。據了解,UL編寫了超過十項在充電設施、電池、電機、電控等方面的電動汽車安全標準,是該領域的“標準制定者”,其認證已經成為安全認證領域的權威和標準。
早在2014年,上汽新能源的純電動汽車榮威E50、插電式混合動力轎車榮威e550已獲得UL認證,上汽也因此成為全球首批獲得UL2580電池安全認證的車企。此次,根據UL認證標準,榮威e950經過了火燒、浸水、跌落、短路、針刺等一系列極端濫用試驗,模擬了用戶在使用過程中的各種極端情況,有效保障了車輛的安全可靠性。
作為新能源汽車最重要的指標,電池安全一直是消費者最大的考量。在到達消費者手中之前,新能源汽車電池必須經歷一系列安全試驗認證。作為首批通過UL2580電池認證的整車廠,上汽新能源對電池系統(tǒng)研發(fā)設定了高標準,并一直按此標準執(zhí)行。
除了電池本身安全級別高外,上汽新能源對于BMS也有自己獨到的做法。朱軍認為,未來BMS應當由整車廠來做。目前的BMS只是單純的對電池進行保護,這在使用上無法與現實環(huán)境相符。比如行駛在高速上的車,如果BMS檢測到電池異常會直接切斷電源,這對用戶來說就非常危險。所以BMS應該與產品、三點控制系統(tǒng)和整車研發(fā)有密切關系,而這些是整車廠才能完成的。
朱軍介紹,上汽的BMS是把安全理念、整車資源和三電控制整合起來。目前上汽的BMS是由供應商代工完成,但上汽對其擁有獨立知識產權,供應商只能配合上汽制作,不能將此系統(tǒng)專賣給其他企業(yè)。
而在上汽新能源車型再獲美國UL認證的時機,朱軍也建議國內的電池生產研發(fā)不要再有技術路線之爭,而是將重點放在最后的審核認證階段。無論是哪種技術路線生產的電池,都要經過權威機構高標準的驗證之后再投入使用,以此保證車輛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