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于前期Dilek THEELEC發(fā)布的關于LG Chem波蘭工廠的兩個視頻,本文將著重從記者和LG Chem副總經理李秀煥的訪談中透露的關于波蘭工廠的信息對該工廠以及該工廠所生產電池的工藝進行一個梳理。
涉及到產品線的布置、良品率還有產能的規(guī)劃。事實上,在第四季度的電話會議上,LG表示將繼續(xù)提高產線自動化的比例,2019年已經投資了3萬億韓元,今年將繼續(xù)投資3萬億韓元。
圖1 和LG Chem副總經理視頻采訪
波蘭工廠的概況
LG目前在全球做動力電池的軟包動力電池工廠主要包括韓國Ochang、中國南京、波蘭弗羅茨瓦夫和美國密歇根州工廠,波蘭工廠是在2016年底奠基的,目前有兩個工廠總共7條產線(工廠1中有3條生產線,工廠2中有4條生產線)
第一工廠(李秀煥認為目前有點困難)
1號線供應的是雷諾和捷豹路虎電芯355電芯
2號線供應的是奧迪、保時捷、戴姆勒的390電芯
3號線是通用型產品,設計了一個公共產品
4號線是大眾集團的MEB產品
第二工廠(這條線應該更好)
5號線為戴姆勒的電芯線
6號線為保時捷的電芯線
7號線為PSA集團
工廠本身的投資為4000億韓元,波蘭政府提供了一筆補貼。為了滿足制造要求,采用高速寬幅產線的涉及,這條生產線出現(xiàn)了很多問題,特別是制造裝備的問題。4月份韓國所有的設備供應商的工程師都去了波蘭一直在解決問題。
波蘭工廠良品率目前大概保持在80%左右,2020年的第一季度的目標是達到90%,和韓國的98-99%相比,差異比較大。在訪談里面提及奧迪是投訴最多的公司,工廠實際要準備24小時,如果LG沒辦法提供電芯,車企的工廠只能運行8個小時,產品沒辦法滿足訂單交付。
圖2 LG Chem 波蘭工廠
銅箔減薄的工藝
在普通電動汽車中使用了大約7-15微米(μm)的銅箔。而努力的方向是采用更薄的銅箔6微米(μm)。
中國有一個電池研究所,在那里分析,使用相同NCM622正極材料的軟包電池SK和LG Chem 相比,SK Innovation的能量密度更高(LG的是530Wh/L,SK的是540Wh/L)。
雖然LG化學的產品壽命更長(當銅箔變薄時,它會散發(fā)出熱量并迅速變熱),但是LG Chem的自尊心有點挫折。
圖3 兩家韓國企業(yè)NCM622的能量密度
使用較薄的銅箔意味著能量密度更高,也意味著需要解決了涂覆和干燥銅箔的電極工藝中的各種工藝問題。如果銅箔減薄了,在闖過輥壓設備的過程中如果出現(xiàn)破裂意味著需要廢棄到50-80米所有物料,輥壓的過程中溫度達到了90-150度,需要等待冷卻(不能像磁帶一樣馬上把它剪掉),LG改了設備采用了一家Korea PENTY 的設備來解決問題。
圖4 更薄的銅箔
小結:兩個視頻一共22幾分鐘,各位讀者可以花點時間聽一聽。軟包電芯的成品率和產能之間的折衷問題,即使LG Chem也要花很長的時間來調整產線,往這個方向走說實在的還是需要很長的時間積累。
電池的產能其實不容易快速上去,電池的價格也和成品率關系特別大,LG Chem 之前的漲價可能還是以韓國成熟的穩(wěn)定的產線來估計了歐洲工廠的成品率造成的差異,使得歐洲工廠一直沒賺錢。但是如果減薄的工藝弄好了,后面應該更順利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