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儲能網訊:參考消息網3月27日報道據西班牙《經濟學家報》網站近日報道,向碳中和經濟轉型是大多數國家、數以千計的公司和大部分民間社會都堅持的承諾。實現這一目標的途徑之一是以鋰離子電池驅動的電動汽車取代污染嚴重的內燃機汽車。這引發(fā)了對鋰這種礦物的大量需求。然而,這種金屬可開采的儲量稀少,掌握在少數幾個國家手中。由于剛剛在查謨和克什米爾地區(qū)發(fā)現近600萬噸鋰礦,印度很快就會加入這一專屬俱樂部,加入全球電氣化競賽。
目前,印度使用的所有鋰都來自澳大利亞、智利和阿根廷這三個世界領先的鋰礦生產國。印度曾在2020年發(fā)現了一個1600噸的小礦床,但與剛剛發(fā)現的鋰礦床相比只是小巫見大巫。如果以美國地質調查局的最新數據為參考的話,新發(fā)現的鋰礦床儲量排名世界第七。
不過,這一發(fā)現可能并不意味著什么。因為雖然世界鋰儲量達9800萬噸,但可開采的僅有2600萬噸。此外,這種通常在很深的地方被發(fā)現的礦物的提取過程對環(huán)境的影響也是一個問題,需要燃燒化石燃料,每生產1噸鋰釋放15噸二氧化碳。
假設新發(fā)現的儲量可以開采,印度還需要數年時間才能停止依賴進口。與此同時,這可能會極大地推動印度的制造業(yè),莫迪政府希望印度制造業(yè)成為世界領頭羊。這也將有助于印度政府實現到本十年末將私人電動汽車的數量增加30%,并在此后實現碳中和的承諾。目前,這是一個遙遠的目標,因為根據印度商業(yè)和工業(yè)部的數據,截至去年7月,私人電動汽車僅占印度近3億輛汽車的0.47%。
目前,世界上擁有最大鋰儲量的國家是玻利維亞,但該國沒有必要的基礎設施來開采它們,因此目前最大的鋰生產國是澳大利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