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儲能網訊:9月,歐洲新能源車市保持同環(huán)比增長。除德國受9月補貼政策取消影響、同環(huán)比大幅下降,其余歐洲國家新能源汽車銷量仍保持穩(wěn)健增長。
相關分析認為,9月歐洲實現了近4年最佳增長。然而,從滲透方面看來,歐洲的電動化進度似乎難以支撐“2035禁燃”目標落地。
一直以來,難以放棄燃油時代領先地位與先進技術的歐洲本土車企,對于電動化的態(tài)度相對被動,這也導致此前歐洲電動化供應鏈企業(yè)成長遲緩。甚至歐洲已在3月、9月分別為“2035禁燃”與“歐7”(碳排放標準)放松要求,“豁免”合成燃料(碳中性電子燃料)排放。
歐洲希望,以緩慢過渡的方式實現零碳排放、向電動化轉型?!稓W盟電池法》、“反補貼調查”等一系列政策、法案也為歐洲本土電動化產業(yè)鏈成熟爭取時間。
在此扶持下,供應鏈方面,歐洲本土電池企業(yè)近年來盡管存在個別破產,整體仍保持快步成長??觳街饕憩F在憑借歐洲本土汽車產業(yè)的積淀,歐洲本土電池企業(yè)更容易切入國際車企供應鏈。但從各企業(yè)的產能建設情況看來,歐洲企業(yè)投產速度明顯不如中國企業(yè),工廠從建設到投產往往需耗時超過兩年。
這也向國內鋰電產業(yè)鏈企業(yè)提供了服務全球的機會。一方面,國內材料、設備企業(yè)已成為歐洲本土電池企業(yè)尋求合作伙伴時的主流選擇;另一方面,與國內電池企業(yè)合作建廠的新合作模式也正在歐洲的土壤上生根發(fā)芽。
瑞典Northvolt
由曾任特斯拉供應鏈管理部門副主席Peter Carlson于2016年創(chuàng)立的瑞典企業(yè)Northvolt2022年5月開始出貨,但在正式出貨前,Northvolt就已經通過合資建設工廠、簽訂供貨協(xié)議、戰(zhàn)略投資等方式與大眾、寶馬、沃爾沃等一眾國際車企建立合作關系。
Northvolt瑞典超級工廠產能2022年已規(guī)劃60GWh,并設計到2030年擴產至150GWh。此外,Northvolt已在2023年對外披露在加拿大(第一階段30GWh、未來擴大至60GWh)、德國(60GWh)、波蘭(12GWh)建設電池工廠。
上游材料供應方面,Northvolt與天齊鋰業(yè)、星源材質、科達利等中國鋰電企業(yè)達成合作關系。
挪威Morrow
按照計劃,挪威電池公司Morrow2023年將在挪威南部城市Arendal的EydeEnergipark開工建設電池工廠,初期規(guī)劃為32GWh,將為汽車與船舶生產動力電池。根據規(guī)劃,新廠計劃按照4個階段建造,每個階段都具有最大8GWh的產量。
在供應鏈方面,2023年,挪威Morrow相繼在5月底、9月底與諾德股份、科達利簽署供應協(xié)議。
挪威FREYR
挪威FREYR計劃在挪威MoI Rana建設的四個超級工廠總年產能為36GWh,將分別于2023年至2024年投產,將逐步到2025年將產能擴大至43GWh,到2028 年達到83GWh的年產能,到2030年超過100GWh。
FREYR的業(yè)務重心更偏向于儲能,已在2022年與儲能系統(tǒng)集成商Powin Energy簽署了一份承購協(xié)議,協(xié)議期限為6年,總計28.5GWh。這也讓FREYR注重對磷酸鐵鋰的布局,2022年與中國臺灣LFP企業(yè)立凱成立合資公司在挪威投建磷酸鐵鋰正極材料工廠計劃于 2024 年開始運營,設計產能預計為3萬噸。
法國Verkor
近期,法國Verkor募集資金超20億歐元(折合約155億元)擬用于在法國敦刻爾克投建新電池工廠。據此前公司披露,該工廠設計產能16GWh,未來將根據市場發(fā)展擴大至50GWh。
英國Britishvolt
2023年初,英國電池公司Britishvolt破產。外媒評價,該公司的破產對于尋求電動化綠色轉型的英國來說是一次嚴重打擊。
此前,Britishvolt計劃將其位于英國諾森伯蘭都布萊斯工廠的電池產能從30GWh/年提升至38GWh/年,并計劃在加拿大建設一座年產45GWh的電池工廠。而公司的地皮資產已在去年進行拍賣洽談。
目前,英國僅剩遠景動力的電池工廠仍在運營。8月,印度塔塔公司官宣將在英國投建電池工廠,市場消息表示,遠景動力將深度參與。
意大利Italvolt
意大利Italvolt2022年就宣布在皮埃蒙特地區(qū)建立45GWh的電池工廠,預計將在2023年春季獲得建筑許可證。
據悉,除了生產三元鋰電池電芯,固態(tài)電池也在考慮之中,該廠還將包括材料工廠,甚至可能包括鋰的加工。該工廠將有超過八條生產線,每條生產線的產能6GWh。
斯洛伐克InoBat
9月,據外媒,國軒高科與斯洛伐克InoBat將合作在歐洲建廠,初始產能規(guī)劃為20GWh。新工廠的建設將于2024年開始,在2026年全面投產后,產量還將逐步增加。兩家公司正在確定工廠的最終選址,目前正在考慮幾個歐洲國家。
2022年初,InoBat已計劃在斯洛伐克Voderady建立100 MWh的試點電池工廠,于2024年建立一個10GWh超級電池工廠。并在同年底宣布,將在塞爾維亞建設產能達32GWh的電動汽車電池工廠,初始產能約為4GWh。
InoBat還計劃與Ideanomics合作在美國印第安納州設立研發(fā)中心,未來可能發(fā)展為超級工廠。此外,InoBat已經宣布將分別在西歐和東歐地區(qū)建立一座工廠。
供應鏈方面,2021年11月,先導智能就與斯洛伐克Inobat 就其鋰電池軟包整線生產項目簽署合作協(xié)議。
法國ACC
當地時間5月30日,法國第一家電動汽車電池生產企業(yè)ACC(Automotive Cells Company)在北方城市比伊貝爾克洛舉行落成典禮。
ACC由斯特蘭蒂斯、道達爾能源和梅賽德斯-奔馳共同投資。據報道,法國經濟部長勒梅爾將ACC視為繼空客以后又一個法國和歐洲聯合創(chuàng)造的工業(yè)巨擘。該集團計劃在德國和意大利另建兩座工廠。
作為首批在歐洲生產電車電池的企業(yè),ACC集團計劃今年夏天投產,年底即可投放市場。另外三家電池生產企業(yè)也將入駐同一地區(qū),打造法國的“電池谷”:遠景動力計劃從2025年初開始為雷諾供貨,初創(chuàng)公司Verkor將從2025年中開始生產,輝能科技的目標則是在2026年底開始生產。
塞爾維亞ElevenEs
塞爾維亞電池開發(fā)商ElevenEs在2021年宣布將在歐洲建造第一家LFP電池超級工廠,并設計到2023年,該工廠將具備300MWh的LFP電池年產能。并有計劃擴大年產能至8GWh,隨后將擴大到每年16GWh,足以為每年超過30萬輛電動汽車配備電池。
2022年9月,ElevenEs生產出歐洲最大LFP電芯,據此前披露,第一批電池將于2023年第一季度交付客戶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