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儲能網訊:“車企一個接一個地降價,他們是不怕的,因為壓力全給了我們材料廠商?!苯眨A南一家電池材料廠商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說道。
年初以來,新能源車“降價潮”此起彼伏。被產能過剩和價格戰(zhàn)籠罩的鋰電材料領域,不僅要承受壓價的困擾,還需承受鋰鹽價格倒掛所帶來的影響。
隨著2023年年報季的到來,“業(yè)績下滑”成為貫穿鋰電材料企業(yè)2023年的“關鍵詞”。
近日,天賜材料發(fā)布2023年年報,公司實現營業(yè)收入154.05億元,同比下滑30.97%,歸母凈利潤18.91億元,同比下滑66.92%;隨后,新宙邦2023年年報也顯示,公司營業(yè)收入74.84億元,同比下降22.5%,歸母凈利潤10.11億元,同比下降42.5%。
展望2024年,市場對于行業(yè)是否探底仍保持觀望,但可以預見的是,隨著行業(yè)加速出清,龍頭企業(yè)有望在穿越底部后,迎來市場份額的大幅提升。
“(以電解液行業(yè)為例)上一輪下行周期大概是在2015/2016年到2020年,在下行周期中,龍頭企業(yè)有規(guī)?;统杀緝?yōu)勢,比如天賜材料在下行周期中,市占率從2016年20%提升到了2020年的27%;新宙邦的市場占有率也從14%提升到了17%?!比A南一名資深的電新行業(yè)分析師對記者指出。
業(yè)績普降
梳理2023年鋰電材料行業(yè)的年報,因原材料波動、銷售價格下滑等,大量企業(yè)出現不同程度的業(yè)績大跌甚至虧損。
3月29日晚間,三元正極龍頭當升科技2023年年報顯示,公司營業(yè)總收入151.27億元,同比下降28.86%,歸母凈利潤19.24億元,同比下降14.8%。
這并非個案,正極材料領域,容百科技凈利潤同比減少56.17%至5.93億元;德方納米、長遠鋰科、萬潤新能等更是出現虧損。
電解液領域,除了上文提到的天賜材料、新宙邦之外,多氟多年報也顯示,2023年公司實現營業(yè)收入119.37億元,與上年相比基本持平;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10億元,同比減少73.83%。天際股份凈利潤也下滑93.04%。腰部公司如永太科技、深圳新星已陷入虧損。
回望兩年前,受下游電動汽車高增長影響,碳酸鋰、六氟磷酸鋰等價格一路狂飆。其中,碳酸鋰價格一度飆升至60萬元/噸,但到了2023年,碳酸鋰價格便如同坐上過山車,從年初就開始大幅下滑,跌至10萬元/噸左右。
同期,三元材料單晶5系價格也從2023年年初的約34萬元/噸降至目前的13萬元/噸。
作為電解液重要原料的六氟磷酸鋰,2022年年底,其價格約為23.2萬元/噸,而到了2023年年底,報價跌至6.7萬元/噸,跌幅達71.12%。
負極材料領域,龍頭貝特瑞業(yè)績下滑幅度較小,為28.5%,但中科電氣、信德新材等凈利潤預計分別下滑87%~91%、69.8%~74.49%。
減產去庫存
為了確保一定利潤水平,從去年下半年起,鋰電材料廠家開始減產挺價。
在負極材料方面,尚太科技在2023年3月宣布,公司最早的負極材料生產基地停產。原因是尚太科技認為,整個負極材料行業(yè)供需已經反轉,面臨產能過剩的局面。在需求增長不達預期及供給大幅增加的情況下,降本增效成為公司應對激烈市場競爭的關鍵措施。
在正極材料方面,2023年12月,寒銳鈷業(yè)終止了“6萬金屬噸鎳高壓浸出項目”和“26000噸/年三元前驅體項目”兩個鋰電項目,同時轉而建設“年產2萬噸鎳金屬量富氧連續(xù)吹煉高冰鎳項目”。
在電解液方面,2023年6月,多氟多發(fā)布公告,原計劃募資44億元的“年產10萬噸鋰離子電池電解液關鍵材料項目”縮減至僅募資15億元。
2023年11月,新宙邦公告終止建設總投資約12億元的珠海新宙邦電子化學品項目,以集中資源建設惠州宙邦四期電子化學品項目。
“鋰電材料普遍轉向產能過剩,印證我們2022年的判斷。需求端電池去庫存,以及供給端本輪產能建設規(guī)模較大,競爭較預期更為激烈,導致2023年材料價格下降速度與幅度普遍較我們預期更為慘烈?!比A泰證券電新團隊指出。
高工鋰電產業(yè)研究院副院長胡鋒也表示:“碳酸鋰供大于求的局面已經很清晰”,“上游材料環(huán)節(jié),除了少數幾家頭部企業(yè),近期大部分中小企業(yè)的產能利用率不足五成,部分在建鋰電項目也在放緩?!?
而展望2024年,市場人士對于今年的表現依舊不樂觀,行業(yè)或將持續(xù)承壓。
天賜材料最近的投資者交流中,公司管理層就明確表示:“隨著春節(jié)后碳酸鋰價格企穩(wěn),六氟磷酸鋰價格也逐漸恢復,但短期內供需格局暫未出現轉變,仍然處于產能過剩狀態(tài)。”
新宙邦高管也表示:“近年來,隨著新能源汽車產業(yè)的迅速增長,當前的電解液趨向大宗商品屬性,周期變換呈現不一樣的特征。2023年行業(yè)整體競爭異常劇烈,2024年行業(yè)是否會繼續(xù)探底還待進一步觀察?!?
“除了部分二線企業(yè),鋰電材料企業(yè)普遍已放緩產能投建節(jié)奏。但隨著在建產能釋放,我們預計鋰電材料各環(huán)節(jié)2024年供需關系仍將進一步惡化,價格與盈利能力面臨較大挑戰(zhàn);2025年,產能過剩問題有望緩和,當然在需求增長降速的背景下,對供需好轉仍不可過于樂觀,期望行業(yè)供需再次反轉,企業(yè)普遍賺取超額利潤短期并不現實?!比A泰證券電新團隊指出。
頭部搶占市場
值得一提的是,在價格下行背景下,不具備成本優(yōu)勢的落后產能正加速出清,而在各賽道已形成規(guī)模效應的頭部企業(yè)則有望借此機會提升市場占有率。
以天賜材料為例,2023年其電解液銷量39.6萬噸,同比增長約24%,根據第三方數據,報告期內公司電解液國內市場占有率提升至36.4%。
“目前六氟磷酸鋰三四線企業(yè)已處于虧損狀態(tài),小廠開始停產出清,而龍頭企業(yè)有成本優(yōu)勢,像天賜材料,有原材料研發(fā)和自產供應保障,供應鏈成本優(yōu)勢明顯,未來行業(yè)集中度會進一步提高。”前述分析師表示。
在華泰證券電新團隊看來,產能嚴重過剩情況下,影響企業(yè)盈利能力的核心變量已由供需關系轉變?yōu)槌杀静町悺?
“成本曲線較陡峭的行業(yè),龍頭具備較強成本優(yōu)勢,其盈利韌性更強;反之,激烈價格競爭將使全行業(yè)盈利能力普遍承壓,產能出清速度較慢,同質化程度較高行業(yè)甚至可能出現普遍虧損情況?!比A泰證券電新團隊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