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儲能網訊:隨著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的出臺,三元材料有望成為動力電池未來的發(fā)展方向。三元大時代到來,三元電池將迎來爆發(fā)性的增長,鋰電企業(yè)掀起三元電池擴張潮,上游四大材料領域聯動效應顯著,一場整個鋰電產業(yè)鏈風云嬗變正在上演。
三元大時代 鋰電企業(yè)深入布局三元電池
2016年年底出臺的新能源汽車補貼新政以能量密度為補貼調整系數的依據,另外,根據“十三五”規(guī)劃,到2020年,國家目標要實現動力電池350wh/kg的能量密度。受政策影響,自2016年年底以來,高能量密度的三元電池成為國內外鋰電企業(yè)戰(zhàn)略布局的重要方向。據悉,比亞迪、寧德時代、成飛集成、國軒高科、卓能股份等鋰電池企業(yè)將擴張三元鋰電產能。
鐘愛磷酸鐵鋰電池技術路線的比亞迪,如今也開始大規(guī)模布局三元鋰電池,據悉,比亞迪未來將擴大三元鋰電池布局,2016年比亞迪預計電池產能10GWh,2017年新增三元電池5-6GWh。 寧德時代的磷酸鐵鋰和三元產能占比,將從現在的2:1逐漸趨向1:1。成飛集成擬建設年產50億Wh的三元鋰電池生產線。卓能股份旗下子公司廣西卓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擬在廣西擴產50億Ah三元動力電池項目。國軒高科青島公司年產1GWh三元鋰電池生產線正式投產,此次投產的年產1GWh三元鋰電池生產線所生產的三元高比能鋰電池將專為北汽新能源汽車配套。
三元原材料價格猛漲
三元材料有望成為動力電池未來的發(fā)展方向,鋰電企業(yè)掀起三元電池擴張潮,帶動三元材料大幅上漲,今年以來鈷酸鋰價格已翻番,硫酸鈷價格累計漲幅超過30%。三元材料漲幅也超過10%。2016年,三元材料產量增長50%左右。預計,2017年三元產量同比增速為110%至120%。
企業(yè)搶灘布局氫氧化鋰
終端需求的變化倒逼鋰電池產業(yè)鏈發(fā)展,鋰電企業(yè)掀起三元電池擴張潮,帶動上游四大材料嬗變。國際主流鋰電池生產商逐步向三元材料轉型。為了提升能量密度,三元材料將不斷向高鎳化發(fā)展,用于高鎳三元材料的氫氧化鋰,成為國際鋰業(yè)巨頭戰(zhàn)略布局的重要方向,國內外鋰業(yè)企業(yè)開始在氫氧化鋰領域展開新一輪布局。
FMC
2016年5月,為應對全球新能源汽車高增長推動的氫氧化鋰需求,FMC計劃在2017到2019年分三期新增2萬噸氫氧化鋰項目,將公司氫氧化鋰總產能擴至3萬噸/年;公司計劃2017年中完成一期擴產,并在2019年完成全部三期建設,同時可根據市場需求調整建設進度。
天齊鋰業(yè)
作為國際鋰電產業(yè)重要參與者的天齊鋰業(yè)也向氫氧化鋰戰(zhàn)略布局邁出一步。2016年9月,天齊鋰業(yè)投資建設年產2.4萬噸電池級單水氫氧化鋰項目。該項目選址位于西澳大利亞州奎納納市,項目建設周期為25個月,預計將于2018年10月竣工試生產。
贛鋒鋰業(yè)
2016年7月,贛鋒鋰業(yè)3.03億元投資建設年產2 萬噸單水氫氧化鋰項目。本項目主產品包括年產電池級單水氫氧化鋰1.5萬噸,工業(yè)級單水氫氧化鋰5000噸,建設期為一年半。
Orocobre
Orocobre也開始在氫氧化鋰領域進行新一輪布局,預計從2017年6月開始建設商業(yè)工廠,計劃年產1.5~2.5萬噸氫氧化鋰.
助推硅基負極材料產業(yè)化
人造石墨以其可靠性和安全性成為了當前負極材料的市場主流,新型負極材料研發(fā)明顯提速,其中硅基材料成為研發(fā)的一大熱點。各負極材料企業(yè)在積極推進硅基負極的產業(yè)化,一場硅基負極材料的競逐戰(zhàn)正在上演。
國軒高科
2016年11月,國軒高科募集資金約36億元投建動力電池項目,包括年產1萬噸高鎳三元正極材料和5000噸硅基負極材料項目等。
斯諾
深圳斯諾年度創(chuàng)新產品高容量硅基鋰電池負極材料是公司與國內高校共同研發(fā),利用各自的優(yōu)勢,采用具有多孔結構的硅粉,并結合碳材料的穩(wěn)定性而制備的高容量硅基鋰電池負極材料,具有高容量、長循環(huán)的特點,首次庫倫效率可達95%,500周循環(huán)材料克容量保持率為1000mAh/g以上。
湖州創(chuàng)亞
湖州創(chuàng)亞硅負極能量密度可以做到1300-1400mAh/g,硅碳負極材料可以達到600mAh/g。預計,今年上半年進入中試量產。
上海杉杉
上海杉杉投資部部長堯桂明介紹,納米硅和氧化亞硅是公司比較成熟的硅基材料并實現量產。目前氧化亞硅出貨量可達2噸/月,納米硅每月有幾百公斤/噸,已送樣至三星、LG、松下等國際電池企業(yè)。
電解液廠家戰(zhàn)略布局LiFSI
三元動力電池高鎳化將帶來新型鋰鹽添加劑LiFSI的廣泛應用。新型鋰鹽添加劑LiFSI,可以提高電解液的電導率、高低溫性能和耐水解性,同時還能抑制氣脹,安全性能高,未來在低溫、高電壓、高倍率電解液中有著廣泛應用。目前,天賜材料、新宙邦等國內主流電解液廠家在積極建設LiFSI產線。
天賜材料
2016年8月,天賜材料透露,預計公司2016年年底將具備300噸LiFSI新型鋰鹽的產能。此外,計劃新建2000噸/年的新型鋰鹽產能。
新宙邦
2016年7月,新宙邦擬與長沙鑫聯華源共同出資2000 萬元設立博氟科技,投資建設年產200噸LiFSI項目。項目實施地點在湖南郴州,計劃投資 2000 萬元,建設周期6個月,預計2016年年底逐步投產。
濕法隔膜市場需求激增
受益于三元電池的需求帶動,濕法隔膜出貨量和需求量激增,涂覆隔膜的占比快速提升。濕法隔膜市場占比將大幅上升,預計到2020年國產隔膜中濕法隔膜將超過70%。國內企業(yè)紛紛擴大濕法隔膜產能,高端濕法隔膜供不應求。
滄州明珠
滄州明珠借助上市公司資金、技術優(yōu)勢及資源,通過與電池企業(yè)合作、定增募資等多管齊下的方式擴大干濕法隔膜產能,穩(wěn)固行業(yè)地位,保證充足的供貨能力。2016年1月25日,滄州明珠與中航鋰電建立合資公司,建立年產1.05億平方米濕法鋰離子電池隔膜項目。將建3 條濕法隔膜生產線,預計2018 年2月可全部完工達產。屆時公司濕法隔膜總產能將達到1.9億平米。
金力股份
今年2月,金力股份斥資1745.81萬元建設第三、第四條濕法隔膜生產線,另外,公司產能 2500 萬平方米的 2 號濕法隔膜生產線于 2016 年 12 月份正式投產,工程、設備已驗收合格,產品各項性能達標并已簽署銷售訂單。
水性粘合劑成功上位
為改善三元電池材料性能,尋找新型粘合劑替代難以兼顧電導和粘結性能,容易產生污染的傳統(tǒng)PVDF,瑞翁集團、中科來方、藍海黑石等企業(yè)推出水性粘合劑,以解決在提升動力電池能量密度上,負極材料膨脹問題。
另外,以有機硅膠為代表的膠粘劑產品興起。目前,硅寶科技、回天新材、凌志新材等硅膠企業(yè)還在積極探索除有機硅膠外更多膠粘劑產品在動力電池安全上的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