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儲能網訊:隨著《大國重器》的熱播,以及超級工廠的秘密(一)、(二)、(三)的連載,讓業(yè)界對寧德時代電芯及模組制造、電池測試等有了更為直觀深入的了解,同時對其達到甚至超越國際標準的制造流程感到不可思議。
作為從中國本土走向國際的動力電池頂尖力量,寧德時代創(chuàng)造了中國鋰電行業(yè)的一個奇跡,讓無數鋰電人為之驕傲與自豪。
當前動力電池行業(yè)處于成長期,市場正在向以寧德時代為首的龍頭企業(yè)快速集中。補貼退坡推動著整個行業(yè)展開激烈的優(yōu)勝劣汰,2018年補貼新政落地后則讓動力電池企業(yè)“提質降本”壓力陡增。在生存危機加劇的行業(yè)大環(huán)境下,向位于金字塔尖的寧德時代借鑒學習,不失為一種戰(zhàn)略選擇。
那么,我們應該向寧德時代學習些什么?
寧德時代用了6微米銅箔,購買了哪家設備,聘請了哪些專業(yè)人才,所以我們嘗試采用同樣的材料,向同一家設備企業(yè)采購,人才靠重金“挖”過來嗎?行業(yè)內不乏這類現象,急功近利,并無耐心去做技術研發(fā)、制造升級及人才的儲備培養(yǎng),而是投機取巧依靠簡單模仿一線企業(yè)的“捷徑”來解決眼前之需。
學習如果浮于表面,談學習也只是一句空話。
所以,在《大國重器》的鏡頭中,在超級工廠秘密揭曉過程中,不僅要用眼睛體會中國最大動力電池生產基地的領先性,也應該留意到打造這一超級電芯工廠背后付出的杰出努力及寧德時代所呈現出來的“軟實力”。
首先,核心管理層極高的眼界、境界及格局,始終秉持“做世界第一”的目標。寧德時代成立之初,創(chuàng)始人曾毓群博士提出三個基本理念:第一,發(fā)展絕對不能以犧牲環(huán)境為代價;第二,安全至上;第三,技術和產品世界第一。
“假如我們不是世界第一,我們沒有存在的價值。”曾毓群說。
寧德時代成立后第一個項目就是和華晨寶馬合作的純電動之諾1E。華晨寶馬向寧德時代輸出了非常詳盡的動力電池系統需求規(guī)格書,足足有七百多頁德文?!痹谷赫J為,這次合作讓企業(yè)受益匪淺,“它讓我們意識到我們確實不懂汽車,但也讓我們堅定了一個信念:只要能做出世界一流的電池,在汽車電動化這件事上我們就有生存的空間?!?
2014年,之諾1E純電動汽車問世。寧德時代提供的電池組卓越的質量、穩(wěn)定性和可靠性,經住了市場的考驗。2016年,雙方共同研發(fā)的第二款新能源車BMWX1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在沈陽鐵西工廠下線。未來,華晨寶馬將繼續(xù)與寧德時代保持長期穩(wěn)定的合作關系。
目前,寧德時代已與德國、美國等國際頂級汽車廠商及國內眾多知名汽車廠商建立了深度合作關系,為全球客戶研發(fā)和生產純電動汽車、混合動力汽車的動力電池系統,并以成立海外機構的形勢為這些知名車廠提供本地化服務。
其次,勇于自主創(chuàng)新,與供應商深度聯合突破。當國外三大電池制造商都在8微米銅箔上徘徊不前時,寧德時代研發(fā)團隊最先嘗試將導電銅箔厚度從8微米減少到6微米,并用3年時間聯合上游供應商研發(fā)出全球第一臺6微米涂布生產設備。
工程師們?yōu)檫@臺機器設計了200根大小不一的輥軸用來控制銅箔的張力和平行度。難度在于,所有的輥軸必須要保持絕對水平,任何一根有偏差,都會造成銅箔斷裂。這些輥軸,圓度和圓柱度公差要求3微米,堪比火箭核心部件。
接下來的難關,是要將涂滿活性材料的6微米銅箔與絕緣膜卷繞在一起?;淖儽。瑢砝@工藝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確保高速卷繞中,白色的絕緣膜上下兩面要與正負極片同時完成貼合。這一過程,靠的是全球動力電池產業(yè)第一臺能夠適應6微米銅箔的高速卷繞機,這一由2500個精密零部件組成的設備,同樣完全自主制造。
“最先嘗試”、“3年”、“全球第一臺”、“完全自主制造”等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寧德時代潛心研發(fā)的自主創(chuàng)新精神體現得淋漓盡致。另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國,3年時間足夠讓一個行業(yè)發(fā)生天翻地覆的變化,龐大研發(fā)投入可能面臨著難以預料的結果,這極大考驗著企業(yè)研發(fā)的前瞻性、與供應商的深度協作能力。
再者,將安全始終銘記于心,對自己高標準嚴要求。國內動力電池行業(yè)經歷過安全隱患觸目驚心的時期,彼時業(yè)內盛傳“誰家電池沒出過安全事故?沒聽到只是沒曝光罷了。”面對此局面,國家不斷強化動力電池安全檢測,為的就是徹底杜絕安全隱患。對于檢測的趨嚴,很多動力電池企業(yè)也是不得已而為之,要求能夠符合國家標準即可。
但在寧德時代,電池組除了要通過國家標準測試外,還要通過極其嚴苛的超高要求。
在火燒測試中,行業(yè)的國家標準是外部火燒130秒,電池不起火、不爆炸。但寧德時代則挑戰(zhàn)做到了外部火燒130秒后,電池依然可以正常工作;國家標準外部燃燒時間要求為130秒即可,寧德時代甚至研究了連續(xù)燃燒1小時后,電池依然沒有爆炸危險。而在這樣的情況下,即使是熔點為660℃的鋁材,也早熔化成了液體。
在擠壓測試中,在10噸外部力量的擠壓下,復合鋁材質的電池包外殼已出現了明顯的變形,但電池包整體結構完整。對于擠壓測試的通過標準一般是不起火、不爆炸。而寧德時代的電池產品,甚至可以在擠壓變形的情況下,繼續(xù)正常工作。
甚至國際上認為太過嚴苛、不做硬性規(guī)定的、8毫米鋼針刺穿3個電芯的人為短路模擬測試,寧德時代測試也全部通過。
即使如此,寧德時代對于質量的把控還遠沒有結束。為了把控在日常使用時的質量和品質,所有的成品電池和電芯都有自己獨一無二的編碼,如果未來某塊電池甚至某顆電芯出現故障,可以追溯到關聯生產線甚至關聯原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