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應該用辯證的眼光看待電動汽車充電的利弊,一方面,如果合理利用和控制電動汽車充電,便可使其削峰填谷的作用得到充分發(fā)揮,給電網負荷帶來積極的調節(jié);另一方面,它給電力系統(tǒng)帶來的負面影響同樣不容小覷,其中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無計劃的臨時性快充對電網產生短時性負荷沖擊;電動汽車通過逆變向電網供電,不可避免給電網帶來反向潮流、電壓變化、電能質量問題和無功功率平衡問題;給電網的規(guī)劃和調度運行帶來新的問題,尤其是配電網規(guī)劃和運行等。
舉個例子,目前我國汽車保有量約為1億輛,假設到2030年時我國汽車保有量為3億輛,而電動汽車為6000萬輛,占其中的五分之一,每輛電動汽車充電功率為10千瓦,極端情況下同時充電,則總充電功率將達到6億千瓦,將占2030年時電網裝機總容量24億千瓦的1/4,如果不對此加以協調并采用相關技術手段有效控制,而無序地同時充電的話,將會出現“峰上加峰”的情況,從而增大電網調峰難度,加大輸配電網建設的壓力,降低發(fā)電機組和電網的運行效率。因此,在智能電網建設過程中,我們應把對電動汽車充放電運行模式的研究作為一項工作重點,充分利用電動汽車作為時間上可平移負荷的特點,依靠智能電網中所支持的需求側響應,在一定程度上削峰填谷、平滑負荷曲線,提高設備利用效率、降低系統(tǒng)損耗。再比如,電動汽車充電站屬于諧波源負荷,其產生的諧波主要是6k±1次諧波,如果這些諧波電流注入公用電網,將導致電網損耗增加、設備過熱及壽命損失、對控制和通信電路的干擾,同時會造成電壓畸變、功率因數下降,影響電網中的電能質量水平及其他用電設備的正常運行等。因此,只有正視電動汽車充電給電網帶來的負面影響,采取積極的手段盡量抑制諧波進入公用電網,才能最大化保障電網的安全、經濟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