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儲能網訊:時至今日,距比亞迪5.26起火事件已經三個多月了,但是籠罩著比亞迪的陰云卻仍未散去。隨著新能源話題的熱議和豐田“運動計劃”的興起,每每提到自主品牌的新能源技術,比亞迪都會再次“躺槍”。在正在進行的2012年成都國際車展上,車訊網與多位行業(yè)專家以及比亞迪成都區(qū)域經理進行了對話,深入探討了起火事件的影響?,F將對話內容整理如下:
張志勇談電動車起火:該質疑的不是安全標準
對于比亞迪起火事件,汽車業(yè)資深專家張志勇表示,公眾的質疑確實很大。但是當時的輿論走入了誤區(qū)、走入陷阱,是被人引導的,這是不正確的。交通事故所發(fā)生的起火之后,不應該去質疑一款車,而應去調查事故本身。他說:“這顯然是一個誤導。”
回到事故本身,當時事故車輛的行駛速度是每小時200多公里,后來報告中也是180多公里/小時,180多公里已經超出了它正常的速度。張志勇稱,“不要說這個汽車怎么樣,就是其他汽車撞了以后也是出問題的。我們應該怎么遏制飆車的現象,超速的現象。讓大家遵守交通規(guī)則,在道路上正常行駛,我覺得這個是主要問題,而不是電動車的問題。”
張志勇表示,電動車肯定是有不能解決的問題,電瓶的問題、電控的問題等,但并不是比亞迪自己的問題,也不是比亞迪一家企業(yè)解決得了的,它是整個全社會,這個行業(yè)的汽車企業(yè)都要面對的一個問題。
比亞迪成都區(qū)域經理:公道自在人心
在成都車展上,記者與比亞迪汽車成都區(qū)域經理王東旭進行了對話,關于電動車起火事件,王東旭并沒有過多地加以評述,他表示,車速問題確實應該考慮在內,對于行業(yè)專家的支持,他也非常欣慰。
在關于此事的談話結束之前,王東旭說道:“公道自在人心,比亞迪會用實力證明自己的品質”。
張耀東:除比亞迪之外自主新能源不可能“彎道超車”
經濟觀察報汽車版的主編張耀東博士表示,只有比亞迪才有可能做到在新能源上與國外的技術抗衡。
對于除比亞迪之外的自主品牌,張耀東說,“原來我們的觀點是在新能源可以超越外資品牌是指我們存在彎道超車的感覺。但實際上彎道超車是建立在一定的基礎上的,就是我已經做到80分,才能再尋找一些特長做到90分,而并不是我在60分的時候,就能彎道超車。”
張耀東稱,比亞迪畢竟在新能源上儲備了很久,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因此,只有比亞迪具備這樣的潛力。
比亞迪純電動出租車試水深圳日常行駛中未見技術問題
據比亞迪成都區(qū)域經理王東旭介紹,比亞迪在新能源方面最主要的優(yōu)勢是它本身成名于電子、電池這方面,而未來新能源車的主要動力就是電池。電池的高效與否,技術含量相當高。比亞迪除了傳統(tǒng)的電池外,還有鎳硌電池,鎳氫電池,以及在比亞迪先行者上面搭載的鐵動力電池。
深圳運行的藍白相間的電動車就是純電動車。比亞迪E6在深圳投放了幾百輛,單車運行歷程都超過了二三十萬的公里。從目前出租車市場表現來講,沒有什么技術問題。
在5.26事件之后的三個月里,比亞迪一直承受著輿論的種種壓力,就連高管的“套現門”,也被外界與起火事件聯系在了一起。我們總是把“提振自主品牌”掛在嘴邊,但是只要自主品牌出了一點兒差錯,就會受到輿論的針鋒相對。王東旭先生說,現在比亞迪最大的弱勢就是國產的標識,的確,在人人崇尚名牌的今天,好多消費者看中的都是品牌而非質量。在此引用毛主席的一句話:“沒有調查就沒有發(fā)言權。”不僅如此,調查之后,怎么讓民眾相信,仍是一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