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儲能網(wǎng)訊:今年8月底,中航鋰電公司研發(fā)的“大電流主動均衡電池管理系統(tǒng)”和“電動乘用車車載電力綜合管理系統(tǒng)”項目,順利通過省級科技成果鑒定。
“該成果通過鑒定,標志著公司在該領域的研究已達到國內先進水平,為公司產品系列化發(fā)展和進一步拓展市場奠定了良好基礎。”中航鋰電(洛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副總經(jīng)理肖亞洲說。
作為國內領先的大容量、高倍率、長壽命鋰離子動力電池專業(yè)制造公司,中航鋰電成為行業(yè)標準的核心起草單位,承擔了國家863重大專項“大容量磷酸鐵鋰動力電池及動力模塊技術開發(fā)”、“高能量鋰離子電池和模塊技術開發(fā)”、“高安全性動力電池用功能隔膜的技術開發(fā)”的重任。
在2010年上海世博園內巡游的25輛花車中,24輛花車的電池由中航鋰電提供,這些鋰電池正是中航鋰電公司的拳頭產品——大容量磷酸鐵鋰動力電池。目前,這種電池已廣泛應用于大型、輕型電動車輛,如電動公交車、景點旅游車、高爾夫球車等各類綠色環(huán)保型車輛。
中航鋰電的核心技術處于國內領先地位的原因有兩個:一是科研團隊,二是自主創(chuàng)新。
去年5月,該公司正式組建院士工作站,入站的3名院士都是國內研究鋰離子電池材料、電動車領域的尖端人才。在工作站成立之前,中航鋰電與廈門大學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已實現(xiàn)深度結盟。
肖亞洲表示,他們在中航鋰電的高新產業(yè)園中設立了一個環(huán)境和設施均為一流的研究中心,供院士工作站使用。一年多來,專家團隊在中航鋰電重大建設項目、新型鋰電池原材料等技術難關攻破方面給予了許多技術指導,初步建立起了由博士領隊的科研技術團隊。
目前,正在加快建設中的中航鋰電(洛陽)產業(yè)園,是國內規(guī)模最大的專業(yè)化大容量動力鋰電池研發(fā)生產項目,建成后將形成年產12億安時動力鋰電池、35萬套電池應用系統(tǒng)的生產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