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克成立于2001年8月,是一家集鋰離子研發(fā)、生產、銷售為一體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yè)。2006年,比克投資4億美元進軍車用動力電池領域并憑借此舉成為行業(yè)標桿之一。
2011年12月21日,本報刊發(fā)了題為“惹禍新能源汽車比克‘休克’”的稿件,彼時股價為0.83美元,遠高于目前的0.57美元。資本市場對比克的信心在一步步下滑。
據某知名證券分析師透露介紹,比克電池已經觸及納斯達克“1美元退市規(guī)則”,即該公司還有180天期限(截至2012年11月21日)來重新達到交易所上市規(guī)則,在此期間該公司股價必須在10個交易日內至少達到1美元,否則將面臨退市。
內憂外患
“比克欠了我們好幾個月的材料費沒有給呢,都催了好多次,還沒有結賬。”某比克上游材料供應商對記者說,“其實也沒多少錢,但是我們的財務都催我好幾次了,我都不好意思再找他們要了。”
10月11日,記者查閱比克發(fā)布的《2011財年XBRL文件的財務報告》發(fā)現,2011財年比克凈虧損2450萬美元,其中主營業(yè)務虧損1420萬美元,依然保持上一年虧損的趨勢。
另據最新的《2012財年第二季度財務報告》顯示,比克第二季度實現營業(yè)收入3280萬美元,同比下滑29.8%;毛利虧損390萬美元,運營虧損1460萬美元,遠遠超過上年同期運營虧損的180萬美元;凈虧損1560萬美元,遠高于去年410萬美元。
記者調查發(fā)現,經營困局之下,該公司出現了大幅人事變動。春節(jié)剛過,比克技術和運營副總裁鄧中一博士離職。有業(yè)內人士分析,鄧中一是比克事業(yè)發(fā)展元老級人物,他的離職,對于比克電池研究打擊極大。
8月20日,比克獨立董事RichardB.Goodner以“個人原因”為由辭職,使得比克董事會成員僅剩下2名獨立董事和2名非獨立董事,審計委員會成員也僅剩2名。由于該局面不符合納斯達克相關規(guī)定,受到納斯達克的書面警告,該公司表示將盡快選舉新的獨立董事以滿足相關規(guī)定。
10月3日,比克獨立董事JonathanChristopherPaugh辭職。而該獨立董事于9月5日剛上任,在任不超過30天。對此比克發(fā)布公告稱“將繼續(xù)尋找新的獨立董事”。
高管的離任還帶來了普通員工的離職潮。記者從百度“比克電池吧”論壇中發(fā)現,很多一線員工由于對工作環(huán)境不滿,提出辭職,而公司為了避免“離職潮”的出現,竟然設立了“辭職要排隊”的規(guī)定,否則“扣除1500元底薪”。
網友“狼之人生”表示,個別車間工友的辭職已經排到明年1月份,現在每月只能辭職1人,想辭職很難。
退市壓力
5月25日,比克官網發(fā)布了一篇題為“中國比克收到納斯達克通知函”的通知,原因是公司在最近30個交易日收盤時股價連續(xù)低于1美元,違背了納斯達克5450(a)(1)(即“1美元退市規(guī)則”)上市準則。
據熟悉納斯達克上市情況的證券人士透露,名為“再申請轉板到納斯達克資本市場交易”,其實就是退市了的企業(yè)重新申請上市,但是再上市就很難了,除非企業(yè)有好的市場及資本表現,讓納斯達克相信該企業(yè)有“發(fā)展?jié)摿?rdquo;。一般而言,即使能夠再次上市,也得等待漫長的時間。
面對納斯達克不斷的逼宮,比克是否有使股票“連續(xù)10個交易日收盤價高于1美元”方法?某電池行業(yè)資深人士透露,自2010年初起,比克已經開始大量融資了,但是效果甚微,甚至做出了變賣資產的打算。
據了解,去年初,比克主動接洽了北汽福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福田汽車),為了解決資金短缺問題,不惜提出讓對方控股來接手自己的車用電池業(yè)務,但是由于福田汽車擁有了電池合作企業(yè)而未成正果。
對于“倒插門”計劃的失敗,上述業(yè)內人士指出,其實比克的產品質量在業(yè)界還是不錯的,但是受制于動力電池的市場乏力,難以形成飽和的生產力,這也是沒有人愿意接受的原因所在。
出路何在
盡管如此,據記者調查了解,比克遇到難處時,政府并未“靠邊站”。
2010年12月,比克全資子公司天津比克電池的自動化高功率鋰電池項目獲得國家發(fā)改委和工信部約750萬美元的補貼。2012年6月,比克再次對外宣布,其已獲國家發(fā)改委和工信部190萬美元撥款,用于開展一項電池模塊項目。
在接受政府支持后,比克電池CEO李向前表示:“此次獲得政府撥款,表明比克電池在電動車行業(yè)所做的貢獻得到了認可,這筆撥款將有助于我們進一步提升產品質量并進一步鞏固在業(yè)內的地位。”
盡管李向前對自己產品很有信心,但難掩其在動力電池市場慘淡的局面。據了解,除了奇瑞購買了數百組動力電池外,華晨、一汽-大眾等與其合作多屬于試用,并未形成訂單。
截稿前日,美國知名鋰電池制造商A123申請破產保護。“作為國際領先的電池企業(yè),A123出現如今破產的局面,反映了動力電池行業(yè)的普遍困境,比克眼下的困難并不是孤例。”有業(yè)內人士指出,無論是美國還是中國,電動汽車商業(yè)化推進緩慢造成的惡果已經開始向產業(yè)鏈上游蔓延。
對于比克的未來發(fā)展,上述人士指出,依據比克現在的處境、結合國際資本唱空中資股的背景,就知道退市是早晚的事。其實,比克退市并不可怕,退市并不等于破產,但是要防止競爭對手可能的惡意收購,畢竟比克股價跌得“離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