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儲能電池沒有準入制度,樣品要拿到幾個國家制定的實驗室進行試驗,至于工廠是什么樣的、產品是什么樣的,沒有像汽車那樣很嚴格的準入審核?,F(xiàn)在全國的電池廠一共200-300家,有的人有點資金,從電池廠挖一些人過來就開始生產電池了,還有的人自稱是發(fā)明家,拿到了投資也建電池廠。國家需要加強電池廠的管理、認證、審核、準入的管理。
電池企業(yè)要具備領先的產品研發(fā)能力、優(yōu)秀的質量控制體系和堅實的經濟實力。目前不少電池企業(yè)主要依靠生產末端的檢驗與篩選來控制質量,這是一種錯誤與無奈的方法。被淘汰掉的產品成了廢品,造成巨大的浪費、增加了成本;經檢驗通過的產品,從本質說也不是好產品,只是其隱含的缺陷未被檢測出來而已,使用一段時間很可能就會暴露出來。(國家863計劃節(jié)能與新能源汽車重大項目監(jiān)理專家組組長:王秉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