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儲能網訊:中礦資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礦資源”,002738.SZ)在非洲布局鋰資源項目有了新進展。
近日,中礦資源公告稱,旗下全資公司Bikita Minerals(Private) Limited 的津巴布韋Bikita鋰礦 200 萬噸/年(透鋰長石)改擴建工程項目已經建設完成,并于7月6日正式投料試生產。
一位礦業(yè)行業(yè)人士對此表示:“同近兩年收購鋰礦資源的企業(yè)一樣,中礦資源對Bikita的收購也發(fā)生在資源價格高位期。而現在鋰價波動很大,這種高位價格是有窗口期的,所以礦山建設要與鋰價窗口期賽跑?!薄吨袊洜I報》記者就此多次致電中礦資源,但截至發(fā)稿未獲回復。
津巴布韋項目投產
7月6日,中礦資源公告稱,津巴布韋當地時間7月6日,公司Bikita鋰礦200萬噸/年(透鋰長石)改擴建工程項目已經建設完成,并正式投料試生產。
該公告內容顯示,2022年,中礦資源通過定增募資30億元用于旗下3個鋰資源相關項目建設及補充流動資金,其中即包括“津巴布韋Bikita鋰礦120萬噸/年改擴建工程”。后于2023年3月通過議案,將Bikita鋰礦120萬噸/年改擴建工程的生產能力增加至200萬噸/年,同時在原投資額3.64億元基礎上使用自有資金增加投資2.99億元,使項目總投資增至6.64億元。
中礦資源表示,Bikita鋰礦200萬噸/年(透鋰長石)改擴建工程項目位于津巴布韋馬斯溫戈省,由公司投入自有資金和募集資金在Bikita礦山原有選廠的基礎上于2022年開始投資建設。Bikita改擴建工程項目達產后,預計年產化學級透鋰長石精礦30萬噸。
中礦資源公眾號內容顯示,公司董事長王平衛(wèi)等赴津巴布韋出席了Bikita鋰礦投料試生產儀式。期間王平衛(wèi)表示,“公司將Bikita項目作為重中之重,在人力、物力、財力方面給予了重點傾斜和保障。項目按計劃建成投產,標志著公司在鋰資源開發(fā)利用領域邁上了一個重要臺階,公司鋰礦產品將更具多樣性、經濟性,將實現資源端產能與冶煉端產能的高度匹配。”
中礦資源方面亦表示,Bikita選礦生產線投產,將進一步增強公司鋰精礦供應能力,提高公司鋰鹽業(yè)務原料自給率,增強公司主營業(yè)務可持續(xù)發(fā)展能力,預計會對公司未來的經營業(yè)績產生積極影響。
“中礦資源除6000噸氟化鋰產能外,預計其2023年國內鋰鹽產能可達6萬噸。同時,公司積極布局上游資源,旗下鋰礦資源包括加拿大Tanco礦山、津巴布韋Bikita礦山和儲備資源。即使不考慮儲備資源可能貢獻的產量,2024年公司上游鋰資源自給率或將達100%。”華泰證券研報顯示。
切入鋰電賽道
中礦資源成立于1999年,以地勘起家,后于2014年在深交所主板掛牌上市。
其實,在成立至今的20多年間,中礦資源的主營業(yè)務有過3次大調整,涉及地勘、銣銫和鋰。
2017年之前,中礦資源主營業(yè)務圍繞地質勘查展開,涉及固體礦產勘察、國際工程、礦權投資與開發(fā)及國際貿易等,營收也主要來自這些領域。
2018年,中礦資源通過收購國內氟化鋰的主要供應商及銣銫鹽的最大供應商東鵬新材100%股權,切入銣銫產業(yè)。2019年,公司收購Cabot特殊流體事業(yè)部100%股權,取得全球儲量最大的銫榴石礦山Tanco,得以控制稀缺的銫礦資源,完成了“銫資源開發(fā)+銫鹽生產與研發(fā)+銷售與服務+銫資源回收”銫鹽全產業(yè)鏈布局,進一步鞏固銫鹽業(yè)務的全球領先地位。
2021年起,中礦資源抓住鋰電池增長點,切入碳酸鋰/氫氧化鋰賽道。鋰鹽端,東鵬新材在已有2.5萬噸/年基礎鋰鹽產能及6000噸/年氟化鋰產能基礎上,新建3.5萬噸/年基礎鋰鹽產能;鋰礦端,在Tanco礦山已有采選產能18萬噸/年基礎上,計劃投資建設100萬噸/年選礦廠,并與Grid Metals就Donner湖鋰礦的潛在合作達成共識。
同時,作為東鵬新材鋰銣銫鹽原材料長期供應商的Bikita,其100%股權也被中礦資源于2022年年初收入囊中,進一步增加了其鋰礦資源儲備和生產自給率。
2022年年報顯示,當期中礦資源的80億元營收中,鋰電原料業(yè)務貢獻63億元,占比79%;銣銫業(yè)務貢獻9.3億元,占比12%;地勘、貿易、工程等業(yè)務貢獻7.7億元,占比9%。此外,截至當年年末,中礦資源擁有礦業(yè)權106處,包括采礦權47處、探礦權46處、地表租約13處,涉及鋰、銅、鈷、金、銀、鉻鐵、鉭、鈹等礦種。
對于未來的發(fā)展戰(zhàn)略,中礦資源在近期投資者關系活動中表示,公司將持續(xù)提高鋰礦資源自給率,繼續(xù)擴大新能源原料生產產能,實現10萬噸高純鋰鹽產能及其礦資源的完全自給。與此同時,將著力于鋰、銫、銣、鉭、鈮、鈹、稀土等稀有礦產和銅、金、鐵等礦產的勘探與開發(fā),積極推進自有礦權的價值轉化。
“當前市場將中礦資源定位為鋰行業(yè)成長性較好的標的之一,因此公司股價主要由鋰價驅動。雖然公司鋰業(yè)務后來居上,成為營收毛利占比最大的板塊,但在測算公司合理市值時,不應忽略銣銫板塊的價值。同時,處在鋰價下行周期中,資源自給率低或稟賦欠佳的企業(yè)難以維持高盈利,而中礦資源有望依靠自有礦的明顯增量,實現業(yè)績的逆勢增長。”華泰證券研報指出。
競逐非洲鋰礦
“非洲鋰資源豐富、開發(fā)潛力大,但是由于前期勘探不足以及缺乏資金支持,項目整體進展比較緩慢,目前在產的僅有Bikita一座礦山,其余項目多處于代建或者前期可研階段?!毙胚_證券于2022年11月發(fā)布的研報顯示。
該研報表示,非洲的鋰礦幾乎均為與花崗偉晶巖有關的硬巖型鋰礦,礦石礦物以鋰輝石為主。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數據顯示,非洲擁有豐富的鋰資源,主要分布在剛果金、津巴布韋、馬里、加納和納米比亞等國。此外,非洲存在大量未勘探地區(qū),未來增儲空間很大。
一位鋰礦企業(yè)人士表示,澳大利亞鋰礦未來鋰精礦出口增量有限;南美鹽湖資源豐富,但產量增加緩慢;非洲鋰資源儲量豐富、潛力巨大、品位較高、國家投資環(huán)境相對友好、環(huán)保政策相對寬松,是中資企業(yè)海外鋰礦開發(fā)的主要目的地之一。全球鋰礦開發(fā)未來將逐步形成澳大利亞、南美洲和非洲三足鼎立的格局。
該人士進一步講道,目前,津巴布韋已探獲5處鋰礦床,累計鋰礦產資源量約552萬噸碳酸鋰當量。2023年起,當地的Bikita、Arcadia和Sabe Star等項目將會陸續(xù)投產、達產,預計總產能可達16.49萬噸碳酸鋰當量。
公開信息顯示,除中礦資源外,包括華友鈷業(yè)(603799.SH)、天華新能(300390.SZ)、雅化集團(002497.SZ)、盛新鋰能(002240.SZ)等國內鋰業(yè)上市公司,近年均已在非洲進行鋰資源布局。
“隨著國內企業(yè)加大對非洲鋰資源的投入力度,預計非洲將成為中國鋰鹽企業(yè)下一輪產能擴張的主賽道?!?上述信達證券研報表示。
此外,聯合資信近期對中礦資源可轉債跟蹤評級報告顯示,2022年,中礦資源實現境外收入13.7億元,占營收比重為17%,公司境外業(yè)務規(guī)模較大,面臨一定海外經營風險。同時,因公司所屬礦山以及固體礦產勘查業(yè)務實施地點均在海外,面臨一定匯率波動、貿易保護、社會沖突和海內外政策變化等方面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