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描述
公司發(fā)布公告,子公司九江天賜高新材料將投資1.26億元建設2000t/a固體六氟磷酸鋰項目。公告同時披露了公司未來六氟磷酸鋰產能擴張規(guī)劃。
事件評論
新能源車超預期放量,電解液和鋰鹽需求旺盛。今年以來新能源車產量不斷超越市場預期,1-10月累計產量達到20.6萬輛,其中10月單月產量達到5.07萬輛創(chuàng)下歷史新高。在整車產銷快速增長和車平均電量緩步提升的雙重刺激下,動力鋰電池需求量顯著放大。我們預計今、明兩年國內鋰電池整體需求分別43、56GWh,其中動力電池需求分別達到16、26GWh,占比36%、46%。動力電池需求在短期內快速放量,導致目前電解液及其核心成分六氟磷酸鋰(鋰鹽)的需求十分旺盛。
鋰鹽價格拐點確立,公司自產鋰鹽競爭優(yōu)勢顯著。鋰鹽技術門檻高,擴產周期長,且主要供應商未能預判今年的超預期需求樁增長,導致行業(yè)從今年年中進入了供應偏緊狀態(tài),供需格局反轉導致價格快速從8.5萬元/噸增長至12萬元/噸以上,終結了延續(xù)多年的下跌,形成拐點。鋰鹽成本占到電解液成本40%以上,鋰鹽快速漲價直接提升了電解液均價(4.3萬元/噸上升為4.6萬元/噸)。對于外購鋰鹽,只產銷電解液的企業(yè),產品提價更多是成本轉移舉措,且不能完全消納鋰鹽漲價帶來的成本上升,毛利被擠壓。而對于公司這類自產鋰鹽+電解液的企業(yè),產品提價是隨行就市,內部鋰鹽成本變化較小,整體毛利率從而上升。
現(xiàn)有鋰鹽產能已有明顯缺口,快速擴產幫助造就國內電解液龍頭。公司廣州、東莞、九江、寧德、天津項目以及凱欣子公司的電解液產能均在快速擴張,預計今、明兩年產量分別達到1.2、2.2萬噸,對應鋰鹽需求分別1560、2860噸。今年公司鋰鹽產線事故影響了產量投放,而明年液體六氟磷酸鋰項目預計年末才可初步產出,預計公司鋰鹽今、明兩年有效產能分別僅1200、2300噸,與需求相比缺口明顯。公司在此時堅定推出進一步鋰鹽擴張計劃,未來可年產6000噸液體鋰鹽(可同樣用于動力電池)和4000噸固體鋰鹽,按比例可調配4.8萬噸電解液,體量穩(wěn)居國內前三,且鋰鹽自給率提高后綜合毛利將進一步提升。
主業(yè)扎實,鋰電業(yè)務高歌猛進,維持買入評級。公司日化產品將加大生物合成日化材料占比,往高端化發(fā)展,銷售收入和毛利率仍然有提升空間,鋰電業(yè)務更是快速擴張,預計公司2015、2016年EPS分別為0.67、1.14元(攤薄后),對應PE為110、65倍,維持買入評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