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儲能網訊:在“抓緊”啟動沿海核電項目之際,中國廣核電力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廣核”)昨日在香港提交了IPO招股說明書,計劃募資155億港元。
多名核電企業(yè)人士和核電專家對《第一財經日報》稱,安全、高效發(fā)展核電仍是中國加快調整能源結構、增加清潔能源供給的重要戰(zhàn)略選項,中國核電發(fā)展良機已經來到。今年以來, 沿海核電項目頗受重視,國家核電主管部門多次表態(tài)積極啟動沿海核電項目。
融資需求
中廣核主要客戶為廣東電網有限責任公司及香港核電投資有限公司。查閱中廣核年報,對比中廣核的招股書發(fā)現,這次上市的資產主要是核電站;而沒有放進這次上市范圍的,包括了供貨商、核燃料及相關服務、工程建設及技術服務供貨商等。
中廣核招股書顯示,2013年凈利潤為50.7億元,較2012年增長約2%。中廣核電力是中國最大的核電運營集團中國廣核集團有限公司的子公司,剛于今年3月份成立。招股書顯示,中廣核的絕大部分收入來自于其控股核電站的電力銷售,目前全部裝機容量均來自布局于中國境內的核電站,以服務廣東省、福建省、遼寧省及香港等經濟發(fā)達但一次能源相對匱乏的市場。
招股書亦顯示,截至2014年3月31日,中廣核運營管理九臺在運核電機組,總裝機容量為9416兆瓦。截至2014年3月31日,九臺在運核電機組占中國在運核電機組總數的50.0%,其總裝機容量占中國核能發(fā)電總裝機容量的59.3%,居中國核電公司之首。權益裝機容量達7110兆瓦,占中國核能發(fā)電總裝機容量的44.8%,遠高于中國其他核電公司。
中廣核稱,如果無法以合理商業(yè)條款獲得債務融資,可能必須進行股本融資,從而攤薄現有股東的股權,也可能迫使公司推遲、削減或放棄增長策略,并且增加融資成本,而業(yè)務、財務狀況及經營業(yè)績或會因此而受到重大不利影響。
截至2014年3月底,中廣核負債權益比率為267.65%,過去兩年該比率都在200%以上。2011年到2013年,股本回報率從26.78%下降到18.16%。中廣核預期未來將年度可分配凈利潤的不少于33%為現金股息。
投資人士溫天納向《第一財經日報》稱,中廣核作為核電企業(yè),本身有電力股的特征,也有新能源的成分,但不能從公用股角度去看待這種核電股,預計上市的估值會高于香港的公用股,在國家政策支持下,定價會有一定進取的空間。
此外,其他兩家核電企業(yè)已經在今年5月份發(fā)布了IPO招股說明書,計劃登陸A股,分別是中國核能電力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國核工業(yè)建設股份有限公司。
核電再度受捧
8月27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今明兩年抓緊推進數項工程,包括大力發(fā)展清潔能源,開工建設一批風電、水電、光伏發(fā)電及沿海核電項目。在6月13日召開的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六次會議上,啟動東部沿海地區(qū)新的核電項目建設亦被提及。
受訪的核電人士對《第一財經日報》稱,啟動一批沿海核電項目,除了因為“能源安全關系國家戰(zhàn)略”外,正在下行的中國經濟需要投資巨大的核電項目的提振。8月19日,中國政府網站發(fā)布《國務院關于近期支持東北振興若干重大政策舉措的意見》,提出優(yōu)化東北地區(qū)能源結構,開工建設遼寧紅沿河核電二期項目,適時啟動遼寧徐大堡核電項目建設。
梳理官方資料發(fā)現,除了遼寧紅沿河核電和遼寧徐大堡核電項目之外,獲準開展前期工作的項目還有浙江三門二期、山東海陽二期、廣東陸豐一期、福建漳州一期,以及福建福清三期、山東榮成國核示范一期、江蘇田灣二期和廣西防城港二期。也就是說,這些項目都有望在今明兩年開工建設。
中國需要更多的核電。根據《能源發(fā)展“十二五”規(guī)劃》,至 2015 年底,中國已建和在建核電裝機容量為5800萬千瓦;至2020年底,中國已建和在建核電裝機容量將達到 8800 萬千瓦。截至2014年3月末,中國已建和在建核電裝機容量約為4870萬千瓦。
根據此前中國核工業(yè)建設股份有限公司招股書,若以每臺機組裝機容量為100萬千瓦推算,預計2015年前中國平均每年將有5臺機組開工建設,2020年前中國平均每年將有6臺機組開工建設。根據上述規(guī)劃,中國將迎來核電開工建設的高潮,高峰時段預計將同時在建約 40 臺機組。
2011年3月,日本發(fā)生福島核泄漏事故,各國重新評估核電事故影響,對運營的核電站開展全面的安全監(jiān)察和防范措施,部分國家調整了其核電發(fā)展規(guī)劃——這一年,中國暫停審批一批核電項目,但該事故并未從根本上改變包括中國在內的核電大國發(fā)展核電的態(tài)勢。
“福島事故三年后的今天,業(yè)界開始感悟到國內新的核電發(fā)展春天的氣息?!痹谥袊四苄袠I(yè)協(xié)會2014年年會上,上海電氣核電部總工程師繆德明舉例說,過去三年,訂單驟減挑戰(zhàn)了裝備集團曾經的發(fā)展戰(zhàn)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