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儲能網訊:近日,武漢中科先進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武漢先進院”)傳來好消息:電池回收項目團隊成功開發(fā)廢舊電池回收關鍵技術,實現退役動力電池全元素回收。7月30日上午,記者走進武漢先進院中試基地,探索退役動力電池“重生”變“富礦”的秘訣。
2016年,我國乘用車生產企業(yè)開始對電池、電機等核心部件提供質保。如今8年時間過去了,首批動力電池陸續(xù)“脫保”。專家預測,2030年,我國退役動力電池將達到350萬噸,隨著回收技術的成熟,這些報廢動力電池正在轉變?yōu)闃O具價值的礦產資源。武漢先進院電池回收項目負責人黃健博士介紹,目前已初步完成了電池材料從生產—回收—生產的全生命周期技術體系建設。
黃健告訴記者,市場上大多數電池回收企業(yè)只選擇性提取價格最高的碳酸鋰,導致大量的磷鐵渣固體廢物產生,不僅造成資源浪費,如果處理方式不當,還容易帶來新的環(huán)境問題。
“其實鐵和磷同樣具有價值?!秉S健給記者算了筆賬:磷鐵廢渣的處理費用估計是2000元/噸,而目前電池級磷酸鐵的售價是10900元/噸。就社會價值而言,還能減少40%以上的碳排放。
“我們的目標是把有價元素鋰、鐵、磷全元素全部回收,并轉化為電池級的碳酸鋰和磷酸鐵?!秉S健說。
2023年5月,武漢先進院電池材料團隊對廢舊磷酸鐵鋰電池黑粉進行全元素回收技術開發(fā),實現高品質磷酸鐵、碳酸鋰、元明粉循環(huán)再造。
突破全資源回收工藝的行業(yè)瓶頸,也意味著更多的挑戰(zhàn)。行業(yè)內暫無成熟的全元素回收工藝可借鑒,再生磷酸鐵過程中關鍵雜質鋁、鈦的去除至今是行業(yè)難題,在保障產品高品質的同時,鋰綜合回收率突破90%的關卡也至關重要。
針對上述行業(yè)瓶頸,在研發(fā)過程中,武漢先進院電池回收項目團隊日夜泡在實驗室里,惡補相關知識、查文獻、找專利、咨詢行內專家學者收集信息,一次次的酸浸、除雜、提純,最終突破了廢舊磷酸鐵鋰變電池級磷酸鐵和碳酸鋰材料的制備工藝難題,實現92%鋰綜合回收率,99%其他元素綜合回收率,純度指標均達電池級。這一突破,意味著武漢先進院在廢舊磷酸鐵鋰電池回收領域達到行業(yè)先進水平。
目前,團隊已與湖北本地磷化工龍頭企業(yè)共建噸級中試產線且成功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