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儲能網(wǎng)訊:Clean Technica網(wǎng)站日前發(fā)布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2023年,全球電動汽車(乘用車)銷量達到1370萬輛,同比增長35%。從市場占有率來看,2023年全球電動汽車市占率達到16%,高于2020年的4%??梢钥闯觯诙潭虜?shù)年內(nèi),全球電動汽車市占率翻了幾番。而且,純電動汽車占據(jù)了大頭,去年在全球汽車市場的占有率達到11%。2023年12月,全球電動汽車市占率高達22%,而純電動車市占率為15%。
如果用一個字來概括過去一年的全球電動汽車市場,那么這個字必然是“卷”。從年初到年尾,“價格戰(zhàn)”成為整個2023年全球電動汽車行業(yè)的關鍵詞。不管是造車新勢力,還是傳統(tǒng)車企,大家都“卷入價格戰(zhàn)”。在廠家大力度降價促銷下,各大主要市場的電動汽車銷量依然保持著較高的增速。車型方面,特斯拉Model Y去年全球銷量超越豐田卡羅拉、RAV4等,成為全球最暢銷的車型。至于企業(yè)表現(xiàn),比亞迪進一步擴大了領先優(yōu)勢,并且首次以超300萬輛的電動汽車銷量,超越寶馬、奔馳等跨國車企,躋身全球十大車企。這些都證明了電動汽車的顛覆性勢頭,表明了其正在蠶食燃油車市場份額。展望2024年,在歐美等主要市場增速放緩的情況下,全球電動車市勢必會“卷上加卷”。
市場篇
中國:向千萬輛挺進
中國汽車工業(yè)協(xié)會(以下簡稱“中汽協(xié)”)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2023年,中國汽車產(chǎn)銷分別完成3016.1萬輛和3009.4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1.6%和12%,產(chǎn)銷均首次超過3000萬輛。其中,在政策和市場的雙重作用下,新能源汽車產(chǎn)銷保持快速增長,分別為958.7萬輛和949.5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5.8%和37.9%,市場占有率達到31.6%,高于上年同期5.9個百分點。特別是2023年12月單月,新能源汽車市占率高達37.7%。
這一方面來自于國內(nèi)市場的旺盛需求,另一方面也得益于出口的大幅增長。具體來看,2023年949.5萬輛的新能源汽車銷量中,國內(nèi)銷量占829.2萬輛,同比增長33.5%;出口占120.3萬輛,同比增長77.6%,新能源汽車成為出口市場重要增長點。隨著各大車企,尤其是包括造車新勢力在內(nèi)的新能源汽車品牌加速“出?!?,一批外觀新穎時尚的智能電動汽車產(chǎn)品受到越來越多海外消費者青睞,中國汽車在海外的品牌形象和溢價能力也隨之提升。歐洲和以泰國為代表的東南亞市場,成為中國品牌“出?!钡臒衢T目的地,2023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出口的前三大市場是比利時、泰國和英國。
中汽協(xié)副秘書長陳士華指出,2023年,各企業(yè)推出了很多適合消費者需求的車型,再加上充換電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新能源汽車行業(yè)得到長足發(fā)展。從車輛動力類型來看,2023年949.5萬輛的新能源汽車銷量中,純電動汽車668.5萬輛,同比增長24.6%;插混車280.4萬輛,同比增長84.7%;燃料電池車0.6萬輛,同比增長72%??梢钥闯?,插混車的增速遠高于純電動汽車,而各大車企也瞄準這一風向,爭相推出多款包括增程式在內(nèi)的插混車型。中汽協(xié)預計,2024年中國汽車總銷量將超過3100萬輛,其中新能源汽車為1150萬輛。
需要指出的是,在新能源汽車產(chǎn)銷兩旺的同時,車企也承擔著巨大的壓力?!皟r格戰(zhàn)”貫穿2023年全年,新能源汽車行業(yè)“內(nèi)卷”加劇,各大車企爭相降價,增收不增利成為普遍現(xiàn)象。這不止局限于中國,目前除了特斯拉、比亞迪等個別車企外,國內(nèi)外大多數(shù)車企的電動汽車業(yè)務仍處于虧損狀態(tài),或需要外部融資,或需要傳統(tǒng)燃油車業(yè)務“輸血”。
歐洲:插混逆勢轉(zhuǎn)跌
根據(jù)歐洲汽車制造商協(xié)會(ACEA)公布的數(shù)據(jù),2023年歐洲乘用車銷量合計為1284.75萬輛,同比增長13.7%。從動力類型來看,汽油車仍是歐洲消費者的首選,銷量458.6萬輛,同比增長10.7%;油電混合動力車還是第二大選擇,銷量340萬輛,同比增長28.3%;純電動車銷量為202萬輛,同比增長28.2%,超過柴油車,成為歐洲消費者的第三大選擇。相比之下,柴油車銷量同比下滑6.4%,至153.4萬輛;插混車銷量下滑2.4%,至99萬輛。
總的來看,在2023年歐洲乘用車市場上,電動汽車銷量合計301萬輛,市占率為23.4%,而2022年為23%。之所以市占率僅微增,一方面是因為歐洲整體乘用車市場實現(xiàn)了大幅增長,另一方面是因為純電動汽車銷量增速放緩,且插混車還遭遇下滑。此外,很多歐洲國家的電動汽車市占率已經(jīng)相當高了,例如挪威超過90%,瑞典超過50%。插混“失速”,一定程度上是政策導向所致。歐盟已經(jīng)通過2035年“禁燃令”,插混車也在禁售范圍內(nèi),很多車企因此減少了在插混車領域的投入。
另外,越來越多的歐洲國家開始削減甚至取消電動汽車補貼。例如,英國已取消補貼;法國補貼新政基本上將中國產(chǎn)電動汽車排除在外,部分暢銷車型失去補貼資格;原計劃持續(xù)到2024年底的德國補貼政策,突然于2023年12月中旬戛然而止。這些政策變化,無疑會影響到消費者的購車選擇,可能會導致歐洲電動汽車增速進一步放緩。事實上,鑒于歐洲電動汽車市場不盡如人意,部分車企已經(jīng)調(diào)整了計劃。例如,大眾集團宣布推遲在東歐建其第四座電池工廠。
在歐洲整體乘用車市場上,2023年絕大多數(shù)主流車企實現(xiàn)了不同程度的銷量正增長。其中,銷量排名前五的車企中,大眾集團同比增長18.5%,Stellantis集團同比增長3.7%,雷諾集團同比增長17%,現(xiàn)代汽車集團同比增長4.3%,寶馬集團同比增長11.6%。若僅看增速,最高的當屬特斯拉,去年歐洲銷量同比大漲57%,至36.6萬輛,超越日產(chǎn)、沃爾沃汽車,成為歐洲乘用車市場第九大車企。此外,根據(jù)Dataforce市場研究機構(gòu)的數(shù)據(jù),2023年特斯拉Model Y在歐洲的銷量約為25.5萬輛,超越眾多燃油車型,榮膺“歐洲最暢銷汽車”寶座。
美國:增速開始放緩
Clean Technica網(wǎng)站的數(shù)據(jù)顯示,近年來,美國純電動汽車的市占率呈現(xiàn)逐步攀升態(tài)勢,2019年為1.4%,2020年為1.7%,2021年為3%,2022年達到5.5%,2023年升至7.2%。
另據(jù)美國汽車媒體《凱利藍皮書》的數(shù)據(jù),2023年美國電動汽車銷量達到118.9萬輛,同比增長47%,創(chuàng)下新紀錄。但不可否認的是,雖然增幅仍較高,但增速已經(jīng)開始放緩,2022年的同比增幅為65%??紤]到目前美國電動汽車市占率仍較低,銷售勢頭放緩也為整體車市蒙上了一層陰影。
此前,美國近4000家汽車經(jīng)銷商致信總統(tǒng)拜登,以電動汽車需求嚴重下滑為由,要求拜登政府放緩電動化轉(zhuǎn)型步伐。這些經(jīng)銷商稱,“電動汽車正在經(jīng)銷店里堆積如山”。的確,美國電動汽車新車庫存水平正在升高。售價較高、通貨膨脹再加上高利率,以及充電基礎設施不夠完善,使得美國電動汽車產(chǎn)業(yè)正遭遇“逆風”。目前,通用汽車、福特已經(jīng)宣布將推遲一些電動化項目。由于銷售放緩,多家車企開始降價促銷,而大眾集團計劃推出售價低于3.5萬美元的電動車型。
從品牌情況來看,2023年,美國純電動車市場上排名前五的品牌分別是特斯拉、福特、雪佛蘭、Rivian和現(xiàn)代汽車,市占率分別為59.1%、6.5%、5.6%、4.5%和4.2%??梢钥闯觯S著競爭對手增多,特斯拉在美國純電動車領域的市場份額被逐步蠶食,低于2022年的64%,而2020年為70%。隨著現(xiàn)代汽車、起亞汽車、梅賽德斯-奔馳、大眾等車企逐步推進在美國或北美的電動汽車本土化生產(chǎn),特斯拉在美國的市占率今后可能還會進一步下滑。
據(jù)外媒報道,拜登政府正考慮放寬美國新車尾氣排放法規(guī),放緩汽車行業(yè)向電動汽車轉(zhuǎn)型的步伐。由于車企和工會組織的施壓,美國環(huán)保署可能于下月公布修改后的最終規(guī)定,給汽車制造商更多緩沖時間,在2030年不再要求車企將電動汽車銷量占比提升至50%~60%。當前,美國總統(tǒng)大選如火如荼,尋求連任的拜登做出此舉也是為了爭取更多選票。總的來說,2024年總統(tǒng)大選給美國電動汽車行業(yè)的發(fā)展前景帶來了不確定性。
車型篇
Model Y首登全球最暢銷車型寶座
得益于降價提振銷量,2023年特斯拉Model Y以逾120萬輛的交付量,不僅蟬聯(lián)全球電動汽車銷量桂冠,同時也成為全球最暢銷的車型。這也是純電動車型首次登上全球汽車銷量榜首,可以說是汽車產(chǎn)業(yè)加速走進電動汽車時代的重要轉(zhuǎn)折點。此前,全球最暢銷車型通?!盎洹必S田旗下的卡羅拉或RAV4。另外,特斯拉另一款主力車型Model 3,在2023年全球電動車型銷量20強榜單中位列第三。
特斯拉主要靠兩款車“打天下”,比亞迪則是靠“車海戰(zhàn)術(shù)”霸榜:在20強榜單中,比亞迪旗下車型就占了7席,且其中5款車躋身10強,分別是宋、秦Plus、元Plus(海外名Atto 3)、海豚、海鷗。此外,比亞迪重啟的騰勢品牌首款車型騰勢D9過去一年來市場表現(xiàn)也不錯,同樣進入了20強榜單。
昔日在中國被稱為“國民神車”的五菱宏光MINIEV如今排名滑落至第8,好在該公司旗下另一款純電小車五菱繽果迅速補位。五菱繽果于2023年3月上市,截至年底累計銷量已經(jīng)突破23萬輛,基本上與宏光MINIEV不相上下??紤]到五菱繽果與排在其前面的數(shù)款車型銷量差距不大,未來其排名可能會繼續(xù)上升。另外,中國車企長安旗下的一款小車Lumin表現(xiàn)亦是不俗。
此外,2023年,包括增程式在內(nèi)的插混車型在中國市場熱銷,理想汽車由此大獲成功,旗下3款車型L7、L8和L9都進入20強榜單。廣汽埃安旗下Aion S和Aion Y表現(xiàn)“可圈可點”,銷量近乎翻番,且貢獻了品牌大部分銷量。整體來看,20強榜單中,中國品牌車型占據(jù)16席。
外資品牌中,除了特斯拉的2款主力車型外,2022年還有4款傳統(tǒng)車企的車型上榜,分別是大眾ID.4、現(xiàn)代Ioniq 5、福特野馬Mach-E、起亞EV6;而2023年只有2款,均來自大眾品牌,分別是大眾ID.4、大眾ID.3。這兩款車在中國市場跟隨“降價潮”,極大提振了其在華銷量。而且,2023年大眾ID.3年銷量也首次突破10萬輛大關。
品牌篇
比亞迪首次突破300萬輛
2023年,憑借多款熱銷電動車型,比亞迪在中國乃至全球電動汽車市場穩(wěn)居冠軍寶座。數(shù)據(jù)顯示,2023年比亞迪電動汽車全球銷量約為302.44萬輛,同比增長60%。至此,比亞迪不僅成為全球首個電動汽車年銷量突破300萬輛大關的車企,而且首次打入全球車企銷量榜前十。值得注意的是,比亞迪在純電動汽車領域也即將趕上特斯拉。2023年第四季度,比亞迪共銷售了52.64萬輛純電動汽車,純電動汽車季度銷量首次超越特斯拉(48.45萬輛)。取得亮眼銷量成績背后,除了本土市場的需求,也離不開比亞迪積極開展海外布局。為了保障出口,比亞迪甚至組建“出海艦隊“。2023年,比亞迪電動汽車出口超24萬輛,同比增長334%。此外,比亞迪還在持續(xù)推進海外建廠,其歐洲首個乘用車工廠近期落址匈牙利。
特斯拉排名第二,銷量支柱是Model Y與Model 3兩款車型,尤其是前者。2023年,特斯拉多次掀起“價格戰(zhàn)”,推動Model Y銷量猛漲。不過,降價策略對利潤造成了影響。2023年特斯拉的營收達967.7億美元,同比增長19%;凈利潤達150億美元,同比上升19%。不過,營業(yè)利潤率為9.2%,同比下滑7.6個百分點;毛利率為18.2%,較2022年下滑7.35個百分點。部分華爾街機構(gòu)對其利潤率及需求前景表示擔憂,摩根士丹利警告稱,電動汽車供需失衡可能會給特斯拉帶來壓力。
除了比亞迪和特斯拉形成斷層優(yōu)勢外,其他車企之間的差距并不算大。其中,寶馬品牌躍居第三位,其純電動車銷量超過33萬輛,同比增長92%。值得一提的是,寶馬品牌純電動車2023年在中國市場交付近10萬輛,同比增長138%。
廣汽埃安、大眾汽車、上汽通用五菱緊隨其后,銷量不相上下,各有王牌車型。例如,廣汽埃安的Aion S和Aion Y,大眾的ID.3和ID.4,五菱的宏光MINIEV和繽果等。值得一提的是,理想汽車借助中國市場的“插混熱”,躋身品牌銷量榜前十。蔚來,以及與Stellantis集團牽手的零跑汽車則進入榜單后半段。
整體來看,20強榜單中,中國品牌共有9個。外資品牌中,除了特斯拉外,均為傳統(tǒng)車企。其中,德系的寶馬、大眾、梅賽德斯-奔馳排名較為靠前,韓系的現(xiàn)代和起亞雖然在華銷量不振,但其電動汽車在韓國本土、美國等市場表現(xiàn)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