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儲能網訊:近日,山東第二批獨立儲能示范項目——山東電工臨邑100兆瓦/200兆瓦時儲能電站并網投運。據悉,該電站一次存儲電量可達200兆瓦時,可滿足約3萬戶家庭一天用電需求,年可消納新能源電量6600萬千瓦時,壓減煤炭消費約2萬噸。
山東電工臨邑100兆瓦/200兆瓦時儲能電站,位于山東德州臨邑縣興隆鎮(zhèn),建設規(guī)模為100兆瓦/200兆瓦時,占地面積30.5畝,于2023年1月份開工,由山東電工電氣集團開發(fā)建設。項目包括儲能電池預制艙、升壓變流預制艙及220千伏升壓站1座。其中,儲能系統(tǒng)采用磷酸鐵鋰電池,配置30套3.45兆瓦/6.709兆瓦時儲能單元,儲能電池釋放的電能通過PCS系統(tǒng)逆變升壓,經35千伏集電線路接入升壓站以220千伏電壓等級接入山東電網。建成投產后,主要參與電力市場現(xiàn)貨交易及輔助服務市場、進行電網調峰、儲能容量租賃等服務,納入全省電網統(tǒng)一調度管理。
據了解,項目在技術應用上,采用柔性電池集成控制技術,利用自主研發(fā)的電池管理、能量管理、功率協(xié)調控制等系統(tǒng),實現(xiàn)電池從PACK級(包級)、簇級、箱級到整站級的多場景、全方位保護。在安全保障上,打造“云+場+端”協(xié)同計算、保護、優(yōu)化平臺,優(yōu)化多層級消防設計,配置消防預警、火災報警及聯(lián)動控制系統(tǒng)、自動滅火及持續(xù)抑制系統(tǒng),出現(xiàn)火災危險可超前預警、快速切掉電池成套設備,形成全方位、多層級的防消一體化系統(tǒng)。在運營模式上,儲能容量租賃為風電、光伏等新能源企業(yè)降低自建配套儲能投資運維成本,實現(xiàn)“新能源電站+儲能電站”互補共贏。
為推進項目早落地、早開工、早投產,山東電工電氣集團有限公司以“扛紅旗、走在前、爭第一”的優(yōu)良作風,秉承質量為本工作理念,錨定目標精準施策,加力提速推進。建立“日巡查、周調度、月例會”工作機制,每日實地查看工程進展,每周督促施工進度,每月召開專題調度會,集中研究解決矛盾問題,打通工作難點堵點。10天時間完成項目備案;15天內完成征地紅線審核;7天完成場地平整、第一方混凝土澆筑。堅持倒排工期,按照“責任制+清單制+時間表”,對30余項工序編制倒排工期表,壓緊壓實責任;實行掛圖作戰(zhàn),集中擺放顯著位置,對標對表推進。對未達序時進度節(jié)點的施工,要求相關單位找出問題、說明原因、限期整改。采取“一線工作法”,建設單位項目部下沉施工現(xiàn)場,加大人力物力投入,協(xié)調調配施工人員機械,緊盯施工安全質量,全力以赴搶抓工期進度。1月28日,項目開工建設;4月15日,完成所有設備土建基礎澆筑;7月20日,完成電池艙和PCS艙吊裝;9月26日,項目順利投產。
下一步,山東電工臨邑100兆瓦/200兆瓦時儲能電站將擔當示范重任,在商業(yè)化、規(guī)?;a業(yè)化發(fā)展上形成可復制、可參考、可借鑒的“電工方案”,引領帶動新型儲能技術高質量發(fā)展,為構建新型電力系統(tǒng)提供有力支撐。